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单探测器复合轴控制技术
本文选题:单探测器 + 复合轴控制 ; 参考:《光子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为了解决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单探测器复合轴结构的粗精解耦难题,通过分析二维关联控制矩阵,得出粗精跟踪解耦的必要条件,提出了一种单探测器复合轴结构的工作方式.在跟踪过程中,相机直接配合子轴执行器完成精跟踪工作,而主轴的跟踪信息由子轴的角度偏转器来提供,同时所有的图像处理算法、位置检测算法、以及粗精伺服控制算法都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中实现,完成了系统的轻小型化设计.实验搭建了测试系统,并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硬件和系统跟踪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单探测器复合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跟踪准确度优于3μrad,为工程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arse-fine decoupling of single detector compound axis structure in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coarse precision tracking decoupling is obtained by analyzing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control matrix, and a working mode of single detector compound axis structure is proposed.In the tracking process, the camera directly cooperates with the sub-axis actuator to complete the fine tracking work, and the tracking information of the spindle is provided by the angle deflector of the sub-axis. At the same time, all the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position detection algorithms,The coarse fine servo control algorithm is realized in the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nd the light and miniaturized design of the system is completed.The test system is set up, and the hardware 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a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single detector compound control system is better than 3 渭 rad, which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engineering.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空地激光通信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No.XXXXXXXX)资助
【分类号】:TN9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强;傅承毓;陈科;汪红熳;;预测轨迹修正单检测型复合轴控制方法[J];光电工程;2007年04期
2 佟首峰;姜会林;刘云清;刘鹏;吴琼;;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系统APT粗跟踪伺服带宽优化设计[J];光电工程;2007年09期
3 韩成;白宝兴;杨华民;佟首峰;范静涛;于林韬;朱一峰;;空地激光通信跟踪精度主要外界影响因素研究[J];光子学报;2010年01期
4 吕春雷;佟首峰;宋延嵩;;机载光通信复合轴光路优化设计和跟瞄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12年06期
5 卢宁;柯熙政;张华;;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中APT粗跟踪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5期
6 董冉;艾勇;肖永军;单欣;;自由空间光通信精跟踪系统设计及其通信实验[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10期
7 曹阳;赵明富;罗彬彬;全晓莉;郭靖;李鑫;;机载空间光通信平台的交互多模型粒子滤波跟踪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贞;姜会林;佟首峰;;滑模控制对激光通信ATP系统跟踪性能的改善[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赵馨;王世峰;佟首峰;刘云清;姜会林;;具有自动增益调整功能的光斑实时检测技术[J];光电工程;2009年11期
3 王世森;佟首峰;宋延嵩;;单探测器复合轴伺服系统解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光电工程;2012年07期
4 刘云清;姜会林;佟首峰;;大气激光通信中稳定跟踪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11年07期
5 吕春雷;佟首峰;宋延嵩;;机载光通信复合轴光路优化设计和跟瞄技术研究[J];光子学报;2012年06期
6 吕春雷;佟首峰;;高带宽高跟踪精度复合轴APT精跟踪系统的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7 于林韬;宋路;韩成;周德春;;空地激光通信链路功率与通信性能分析与仿真[J];光子学报;2013年05期
8 刘鹏;王晓曼;韩成;褚影;;空地激光通信系统中捕获子系统仿真[J];光子学报;2014年02期
9 付巍;郑宾;;基于模糊控制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的静电机动目标跟踪[J];兵工学报;2014年01期
10 向劲松;吴金勇;李晓双;陈绍娟;;高帧频激光光斑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马东玺;光电搜跟系统模式切换特性及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陈纯毅;无线光通信中的大气影响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韩立强;大气湍流下空间光通信的性能及补偿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黄虎;反馈谐振式激光能量传输理论及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吴从均;星间激光通信终端及其实验室检测平台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孟立新;机载激光通信中捕获与跟踪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黄海波;复合轴光电精密跟踪伺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李艳杰;空间光学成像与激光数传共口径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丽;强天空背景光条件下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的光斑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安松;基于FPGA的空间激光通信粗跟踪单元光斑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3 胜琳;大气湍流对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影响及测试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祗文;卫星光通信数据处理单元设计及扫描捕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赵雪;空间激光通信APT初始捕获及误差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德瑞;空间激光通信中智能数据模拟源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世森;基于单探测器粗精复合轴解耦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韩金凤;基于SPGD的星地光通信相位校正[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炜煦;移动WLC系统中基于EC-KPA的智能光学天线波束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洁;星间光链路双向光束稳定跟踪约束条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宇;;基于模糊推理的自适应交互多模型目标跟踪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1期
2 马佳光;;复合控制及等效复合控制原理及应用[J];光学工程;1988年05期
3 马佳光;;捕获跟踪与瞄准系统的基本技术问题[J];光学工程;1989年03期
4 王强,陈科,傅承毓;基于闭环特性的音圈电机驱动快速反射镜控制[J];光电工程;2005年02期
5 田俊林;付承毓;唐涛;;仅有角度观测信息情况下目标机动自适应跟踪算法研究[J];光电工程;2011年10期
6 彭绪金,马佳光;光电精密跟踪中的复合轴控制系统的实验和研究[J];光电工程;1994年05期
7 傅承毓,马佳光,叶步霞,汪红熳,黄永梅;复合轴控制系统应用研究[J];光电工程;1998年04期
8 于思源,谭立英,马晶,王俊;激光星间链路中振动补偿技术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4年04期
9 曹阳;艾勇;黎明;谭莹;;空间光通信精跟踪系统地面模拟实验[J];光电子.激光;2009年01期
10 荣健,陈彦,胡渝;激光在湍流大气中的传输特性和仿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水清,张晓云;一个智能化的核探测器计数器[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3年06期
2 陆荣铿;;分立固体探测器在4K下的高灵敏度运用[J];红外与激光技术;1981年04期
3 程实平,严义埙,,张凤山,许步云,朱翠媛;3通道短波红外光谱可识别列阵探测器的研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4年06期
4 杨松龄;现代周界探测系统─地音探测器[J];传感器技术;1995年04期
5 Serge Melle,高国龙;如何使高灵敏度探测器系统的设计最佳化[J];红外;1995年01期
6 谭中奇;龙兴武;张斌;;探测器的响应特性及对连续波腔衰荡技术测量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9年04期
7 章俊鸿;;热成象探测器[J];现代兵器;1983年09期
8 J.G.Timothg ,汪金祥;多阳极微通道列阵探测器系统的性能特征[J];高速摄影与光子学;1986年03期
9 Jerry R.Hobbs,顾聚兴;致冷技术与探测器的性能高峰[J];红外;1994年09期
10 杨松龄,吴力合,刘丽霞,王法能;振动探测器双通道测控系统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继廉;靳根明;吴和宇;张金霞;鲍志勤;李存藩;王柱生;李祖玉;王素芳;段利敏;肖志刚;王宏伟;胡佩刚;卢子伟;凤莹;许金兰;江栋兴;华辉;钱涛;李相庆;;用于首次放射性束物理实验的探测器系统[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王柱生;晁致远;许金兰;;金硅面垒~8Be探测器的研制[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3 张磊;韩裕生;王峰;;红外标准传递探测器研究[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谭继廉;王小兵;靳根明;张金霞;卢子伟;吴和宇;鲍志勤;李存t
本文编号:1735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73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