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双卫星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方案
本文选题:卫星通信系统 + 多输入多输出 ; 参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摘要】:双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中不同路径间传播时延的差异会造成接收信号不同步.针对该系统中接收信号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时间反转全码率全分集空时编码方案.该方案中对发送的符号序列进行空时编码后,利用交织改变符号向量发送的时间顺序并对发送数据进行分组.将其中一组数据进行时间反转并插入保护间隔,使接收机在信号不同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全码率和全分集增益,同时保留低复杂度最优译码算法的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案相比,提出的空时编码方案能够获得最优的性能.另外,系统采用高阶调制方式或信道条件较差时,该方案的性能增益更大.
[Abstract]:The difference of propagation delay between different paths in a dual-satellit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MOA) system will cause the signal to be out of sync.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ignal synchronization in this system, a time reversal full diversity space-time coding scheme is proposed. In this scheme, after space-time coding of the transmitted symbol sequence, the interleaving is used to change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symbol vector transmission and to group the transmitted data. One set of data is inversed and inserted into the guard interval, so that the receiver can still obtain full bit rate and full diversity gain without signal synchronization, while preserv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low complexity optimal decoding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pace-time coding scheme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cheme. In addition, the performance gain of the scheme is higher when the system adopts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mode or the channel condition is poor.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M500640)
【分类号】:TN9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廖桂生,张林让,吴顺君;衰落信道的空间相关性对空时编码性能的影响分析[J];电子学报;2003年09期
2 虞湘宾,毕光国;基于空时编码和优化多带复小波的MC-CDMA系统及性能[J];通信学报;2005年04期
3 曾雁星,殷勤业,邓科,张一闻;空时编码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上行空时信道盲估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陈其铭,尹俊勋;空时码在相关快衰落瑞利信道下的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5 张雷;多用户条件下利用信道信息结合发送分集的空时编码[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9期
6 刘刚;郭漪;葛建华;;MIMO-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技术的性能评估[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年06期
7 陈立娜;马娅娜;蔡剑;;编码协作分集研究与展望[J];现代电子技术;2007年01期
8 卢斌;熊尚坤;韦岗;;基于时延分集的MIMO多径信道盲估计算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7年05期
9 罗斌;冯辉;唐义锋;尹巧萍;;空时编码通信系统的研究[J];机电信息;2009年36期
10 金立标;张乃谦;;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J];电视技术;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雍亮;秦宁;;基于空时编码的协作分集研究[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霍新整;肖丽萍;;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分组码研究[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康亦佳;;MIMO技术在HSPA+系统中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樊绍群;王雷;林家儒;;分层空时码的检测算法[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5 居美艳;酆广增;;网格编码调制与空时块码级联和空时格码的比较[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子;蔡跃明;;空时OFDM系统中的子空间半盲信道估计[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曹振海;邵谦明;谢晖;;分组空时码在存在信道估计误差时的优化解码[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储婉琴;朱震华;;空时Turbo码在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研究[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宋高俊;周正中;;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的差分空频编码[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孙源源;马忠松;常德章;李国平;牛毅;张力;郎学虎;洪雪松;;分组空时编码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山东大学 韩旭东;802.11n:有望解决带宽、漫游、移动问题[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陈代寿;MIMO提高信道容量[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韩旭东(山东省信息产业厅) 曹建海(山东省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MIMO:无线技术革命[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系教授 张平博士;CDMA与GSM孰优、孰劣?![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基于线性扩散设计的空时编码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广森;级联卷积编码和空时编码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3 李勇朝;基于阵列信号处理的空时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沈文丽;MIMO-CPM的信道模型、空时编码和同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孙晓颖;CDMA每路径权矢量波束成形与功率控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武刚;多入多出无线通信中的信道模型、空时编码及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勤;多用户空时编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莹;MIMO通信系统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李君;无线通信中的Turbo码和空时编码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10 陈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选择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兵;MIMO系统中的空时编码与频域均衡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2 龚昌平;移动通信系统BLAST空时编解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储珊;IEEE802.16e系统中的空时编码OFDM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陶琴;MU-MIMO系统准正交空时编码联合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明华;空时编码在MIMO-OFDM系统中的仿真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曹硕;准正交空时分组编码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徐静;MIMO-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聂圣峰;高带宽利用率OFDM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高晶;CDMA系统容量分析与空时分组码性能估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10 陈皓俊;基于陈列信号处理的空时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71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87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