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CPC的LED光通信光学天线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8 03:20

  本文选题:LED光通信 +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 参考:《东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室内LED光通信是基于LED照明光源的一项新兴无线光通信技术,其接收端承担着检测、接收、放大、处理信号的作用,但是LED灯光线的发光角度大不易接收,光线经传播后到达接收端也已衰减得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在探测器前放置光学天线,以达到会聚光线、增强接收信号的作用。论文研究了基于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的光学天线,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室内照明的光照度需求,在4.0m×4.0m×2.8m的房间内设计了4×64的LED光源布局,使探测平面的光照度达到198.8~360.51x。(2)CPC的建模结果表明:最大聚光角为40。、出射半径为lmm、入射半径为1.556mm、焦距为1.643mm、长度为3.046mm的CPC对探测平面直射光的放大增益达到0.5817~1.3585db,有效增强了光接收信号。(3)从光照度角度出发,研究了CPC对多径效应的克服作用。实验结果显示:CPC聚光后探测器接收到的主光源照度增大1.3985~1.5690db,接收到的次光源照度增大一0.8459~1.2673db,但次光源光照度正向增加的是一些特殊点即距离各光源距离基本相等,实际引起的多径效应并没有数据显示的强烈;CPC聚光后直射光照度增大0.5817~1.3585db,反射光照度减小0.046~0.567db。因此探测器接收的主光源与直射光能量增强,而次光源与反射光能量减弱,即CPC对多径效应具有克服作用。(4)光线通过CPC聚光后在探测器的光能量分布不均匀,设计了CPC与菲涅尔透镜的组合光学系统,在不改变CPC最大聚光角的基础上,光接收效率稍有下降,但光能量分布的均匀性有了良好改善。本文设计的CPC与菲涅尔透镜的组合光学系统,具有体积小、聚光比高、结构简单、安装简易等优点,其研究方法也为LED光通信的光学天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Abstract]:Indoor L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is a new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LED illuminating light source. The receiver is responsible for detecting, receiving, amplifying and processing signals, but the light emitting angle of LED lamp is not easy to receive. Due to the serious attenuation of light to the receiving end, it is necessary to place an optical antenna in front of the detector in order to converge the light and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the received signal. In this paper, the optical antenna based on the 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 CPC is studied.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according to the illumination requirement of indoor lighting, a 4 脳 64 LED light source layout is designed in the room of 4.0m 脳 4.0m 脳 2.8m. 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focal angle is 40. 0, the radii are lmm, the incident radius is 1. 556 mm, the focal length is 1. 643 mm, and the CPC with length of 3.046mm has a gain of 0. 5817 ~ 1. 3585 db. for the direct light of the probe plane. From the angle of illumination, The effect of CPC on overcoming multipath effect i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llumination of the main light source received by the detector increases by 1.3985 / 1.5690dband that of the secondary light source increases by -0.8459 / 1.2673db. however, the light intensity of the secondary light source increases in a positive direction by some special points, that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light sources is basically the same. The multipath effect caused by the fact has no data showing that the direct illuminance increases by 0.5817 ~ 1.3585dband the reflectance decreases by 0.046 ~ 0.567db. Therefore, the energy of the main and direct light received by the detector is enhanced, while the energy of the secondary light and the reflected light is weakened, that is, CPC has the effect of overcoming the multipath effect. (4) the light energy of the detector is distributed unevenly after the light is condensed by the CPC. The combined optical system of CPC and Fresnel lens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not changing the maximum angle of concentrated light of CPC, the optical receiving efficiency is slightly decreased, but the uniformity of optical energy distribution is improved well. The combined optical system of CPC and Fresnel len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high light concentration ratio,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installation. Its research method also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study of optical antenna in L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钧桂;面向未来 迎接挑战──为建所30周年《光通信技术》专刊致辞[J];光通信技术;2001年03期

2 ;日本开发最新光通信技术系统[J];科技广场;2002年06期

3 ;第二\G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暨展览会[J];通信世界;2003年31期

4 郭中华;2003年光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展望[J];通讯世界;2003年01期

5 ;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召开[J];电力系统通信;2003年10期

6 日通;长距离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3年12期

7 Larry DesJardin;不断演进的光通信技术[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2期

8 W.TX;世界最快光通信技术[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4年06期

9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25期

10 ;第三届光通信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J];通信世界;2004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都明;尧长青;冯涛;;浅谈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阎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实习教学改革建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阿平;高少锐;何赛灵;;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讨[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毛谦;;光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现状及其发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乐平;;40G光通信技术与下一代干线光纤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李番;邬双阳;张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术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韦乐平;;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谢征;吴国锋;;移动大气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乐彤惠;;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标灯实施可见光通信[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安吉;贝尔实验室最新成果助力未来光通信发展[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技术依然朝霞满天[N];人民邮电;2013年

4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广东率先成立联盟 攻关可见光通信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减少人体电磁损害[N];广东科技报;2014年

6 陈汉林;烽火通信与四川省电力公司举行光通信技术交流会[N];西南电力报;2000年

7 记者 于尚民;金融风暴点燃光通信?[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范毅波;日立携手北邮 研发光通信技术[N];网络世界;2005年

9 刘霞;可见光通信技术有望取代无线保真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杞人;广东加快推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建锋;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李杨;自由空间保密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栾新源;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张天;基于OFDM的室内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俞建杰;卫星光通信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薛正燕;卫星光通信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7 丁举鹏;可见光通信室内信道建模及性能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何胜阳;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罗彤;星间光通信ATP中捕获,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好;面向射频和可见光通信的三维空间键控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2 陈明方;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徐殿维;基于白光LED的双向无线光通信及纠错方法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张坤;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秦小翔;基于LED灯的光通信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6 方勋;水下高速LED光通信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樊立鹏;基于可见光的ARM平台网络接入系统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吴波;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门禁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江运力;室内可见光通信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张俊;可见光通信OFDM系统非线性失真抑制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04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04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b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