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散斑天线接收特性分析
本文选题:遥感 +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 参考:《光学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SAIL)时空散斑效应严重影响了成像质量。在时空散斑效应基础上,分析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中的散斑天线接收特性,建立了光学接收天线散斑孔径积分场的物理模型,模拟了目标分辨单元光学接收天线散斑孔径积分场距离向时间变化、方位向空间变化的二维分布。分析了不同接收天线散斑尺度比、不同天线积分起始位置对接收天线散斑孔径积分场的影响,并根据其统计性质得到散斑效应影响较小的接收天线尺寸和接收天线积分范围,为合理设计散斑效应较小的接收天线尺寸提供了参考,对进一步分析时空散斑效应如何影响SAIL目标成像有直接意义。
[Abstract]:The space-time speckle effect of synthetic aperture laser imaging radar (SAR) seriously affects the imag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space-time speckle effect, the rece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kle antenna in synthetic aperture laser imaging radar are analyzed, and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speckle aperture integral field of the optical receiving antenna is established. The distance and azimuth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speckle aperture integral field of the target resolution unit optical receiving antenna are simul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ntenna speckle scale ratio and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antenna integration on the aperture integral field of the receiving antenna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its statistical properties, the size of the receiving antenna and the integration range of the receiving antenna are obtained, which have less effect on the speckle effect.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receiving antenna size with small speckle effect, and is of direc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how the spatio-temporal speckle effect affects the imaging of SAIL targe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激光通信及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5110)
【分类号】:TN958.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V):成像分辨率和天线孔径函数[J];光学学报;2009年05期
2 周煜;许楠;栾竹;闫爱民;王利娟;孙建锋;刘立人;;尺度缩小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二维成像实验[J];光学学报;2009年07期
3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VI):时空散斑效应和外差探测信噪比[J];光学学报;2009年08期
4 刘立人;;基于散斑抑制的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的结构和工作模式[J];光学学报;2011年10期
5 许倩;周煜;孙建锋;孙志伟;马小平;职亚楠;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时空散斑效应模拟与分析[J];光学学报;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人;;非相干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体系结构和算法[J];光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闫爱民;刘立人;戴恩文;孙建锋;周煜;;相干激光阵列的逆达曼光栅合束孔径装填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吴谨;;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之匹配滤波器[J];光学学报;2010年07期
4 陈卫;黎全;王雁桂;;基于全相位谱分析的傅里叶望远术目标重构[J];光学学报;2010年12期
5 刘立人;;菲涅耳望远镜全孔径合成成像激光雷达:原理[J];光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刘立人;周煜;职亚楠;孙建锋;吴亚鹏;栾竹;闫爱民;王利娟;戴恩文;鲁伟;;大口径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演示样机及其实验室验证[J];光学学报;2011年09期
7 刘立人;;基于散斑抑制的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的结构和工作模式[J];光学学报;2011年10期
8 吕笑宇;闫爱民;李兵;戴恩文;孙建锋;刘立人;;基于重采样插值的菲涅耳望远镜成像算法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12期
9 栾竹;周煜;戴恩文;孙建锋;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啁啾非线性的测量和抑制[J];光学学报;2011年12期
10 濮莉莉;周煜;孙剑锋;沈宝良;鲁伟;刘立人;;激光雷达部分相干外差探测接收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颖丽;粗糙目标激光散斑统计特性及其微运动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玮;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信号频率非线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磨玲;宽观测带SAR图像入射角效应量化研究与校正[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Ⅰ):离焦和相位偏置望远镜接收天线[J];光学学报;2008年05期
2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Ⅱ):空间相位偏置发射望远镜[J];光学学报;2008年06期
3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Ⅲ):双向环路发射接收望远镜[J];光学学报;2008年07期
4 周煜;孙建锋;栾竹;刘立人;;尺度缩小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的孔径合成实验[J];光学学报;2008年12期
5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Ⅳ):统一工作模式和二维数据收集方程[J];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6 许楠;鲁伟;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中非线性啁啾逐一扫描滤波校正算法的仿真与分析[J];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7 周煜;许楠;栾竹;孙建锋;刘立人;;实验室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点目标二维成像实验[J];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V):成像分辨率和天线孔径函数[J];光学学报;2009年05期
9 周煜;许楠;栾竹;闫爱民;王利娟;孙建锋;刘立人;;尺度缩小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的二维成像实验[J];光学学报;2009年07期
10 刘立人;;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VI):时空散斑效应和外差探测信噪比[J];光学学报;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济民;;激光散斑与全息技术在铁道工程中的应用[J];应用激光;1984年03期
2 王宝城;我国第一台“激光散斑电脑验光仪”研制成功[J];中国激光;1985年08期
3 姜复本,金观昌,章伟宝;用多孔记录的板振动的时间平均激光散斑图[J];力学与实践;1981年03期
4 李继陶,向立群,羡涛,苏显渝;激光散斑引起象强度中心漂移的计算机模拟[J];光电工程;1998年01期
5 吴德新;沈锡华;;激光散斑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年02期
6 姚q;明海;;激光散斑验光[J];激光与红外;1983年04期
7 陈国擰,程萍,尹卓华,江平;激光散斑电脑验光仪研制新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1991年01期
8 李淑春;用激光散斑测微小位移及应用[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9 金亚秋;遥感理论模式研究的几个问题[J];遥感学报;1991年04期
10 左群;遥感用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渝庆;陆筠;宋志宏;;利用遥感成果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现状调查方法初探[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马照松;单新建;尹京苑;宋晓宇;;用于震害快速评估的遥感-GIS集成软件平台开发[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程维明;张e,
本文编号:1944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4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