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中的微电子机械系统扫描:扫描视场角与扩束

发布时间:2018-05-29 05:31

  本文选题:机器视觉 + 三维遥感成像 ; 参考:《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年11期


【摘要】: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微镜的二维光学扫描系统是趋于低成本、小型化和高清晰的新一代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现有可实现二维高帧频扫描的MEMS其口径和扫描角度有限,因而需要对经MEMS微镜扫描后的激光束进行相应扩角和扩束。讨论了开普勒式扩束望远镜系统对扫描光束扩束之后光斑大小与扫描视场角之间的制约关系;推演得到了扫描角与扩束倍率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中的基于MEMS和开普勒式望远镜的扫描与变焦扩束系统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Zemax软件设计出了11片式的扫描变倍扩束光学系统,其模拟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完全相吻合。
[Abstract]:The two-dimension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 (MEMS) micromirror is one of the core components of a new generation of new genera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laser radar, which tends to low cost, miniaturization and high clarity. Because of the limited aperture and scanning angle of the MEMS with high frame frequency scanning,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laser beam after the MEMS micromirror scan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spot and the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after the beam expansion of the Kepler beam expansion telescope system is discu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canning angle and the expansion ratio is deduced, and the scanning and scanning of a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laser radar system based on MEMS and Kepler telescopes is proposed. The structure of the zoom beam enlargement system is made, and on this basis, 11 pieces of scanning optical system are designed by using Zemax softw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perfect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TN958.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昊;刘英;孙强;;25倍中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04期

2 燕斌;苑伟政;乔大勇;刘耀波;;一种新型谐振式微机电系统扫描镜及其利萨如图形显示[J];光学学报;2012年05期

3 燕斌;苑伟政;乔大勇;刘耀波;吴蒙;李昭;;一种新型微机电系统扫描镜的谐振频率研究[J];光学学报;2012年06期

4 张庭成;廖志波;;6倍制冷型中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11期

5 李昭;苑伟政;吴蒙;燕斌;乔大勇;刘耀波;;基于微扫描镜的激光投影(英文)[J];光子学报;2011年11期

6 李丹妮;呼丹;王劲松;张继明;安志勇;;三维激光雷达在火炮偏离角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2014年10期

7 姚多舜;;机械补偿式三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方法(1)[J];应用光学;2008年01期

8 姚多舜;;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讲座 机械补偿式三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2)[J];应用光学;2008年02期

9 姚多舜;;机械补偿式三组元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方法(3)[J];应用光学;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伟;大变倍比变焦距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于远航;张宇;王文生;;坦克目标探测跟踪红外变焦光学系统设计[J];半导体光电;2012年01期

2 刘焕宝;安志勇;高t@含;肖作江;;一种激光变焦扩束光学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索继元;张宏文;车英;高伟;;非球面在小变倍比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霍肖鑫;罗春华;;变倍Maksutov-Cassegrain望远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安科;徐宏斌;杨建峰;李婷;阮萍;;变焦距光学系统在电视制导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年03期

6 冯蕾;王栋;冯冲;张桂源;;变焦系统设计的小型化[J];仪器仪表用户;2011年02期

7 林明发;余晓芬;;基于ZEMAX二组运动变焦系统凸轮曲线优化[J];光电工程;2009年04期

8 洪永丰;张学明;程欣;张葆;;航空变焦镜头的小型化设计[J];光电工程;2010年03期

9 王梓萤;王文生;;联合变换相关器远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J];光机电信息;2011年05期

10 胡际先;;透雾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亮;冷雪飞;闫蓉;王碧辉;;十字旋转型变倍机构的基础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董渊;双半高斯空心光束的形成、传输及控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石利霞;机载光电对抗稳定平台目标跟踪干扰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张薇;液体透镜技术及其在微型变焦距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4 江伦;大变倍比长焦距中波红外连续变焦距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黄艳;基于主动视觉的大空间坐标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姜凯;离轴折反射式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7 张宇;基于DMD的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物镜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8 周昊;高变焦比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9 刘菲;共轴极紫外投影光刻物镜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洋;数码相机变焦距物镜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阳;近红外眼底相机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徐楠;长波双倍率红外望远镜变倍机构的设计与装调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伟;机载连续变焦红外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梓萤;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林;车载模拟观瞄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7 冯蕾;变焦系统小型化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焕宝;一种激光变焦扩束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索继元;基于光栅波前检测的变焦系统光学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10 霍肖鑫;变倍Maksutov-Cassegrain望远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玉琢;张秋鄂;李茂忠;;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的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杨树青,张惠民,包俊彦;火炮测量中使用经纬仪与炮口瞄准仪的分析[J];测试技术学报;2002年03期

3 李鹤玲;变焦距镜头变倍组和补偿组移动导轨的设计[J];光电工程;1992年01期

4 史光辉;;一次成像折反射式步进变焦距物镜[J];光电工程;2008年11期

5 林明发;余晓芬;;基于ZEMAX二组运动变焦系统凸轮曲线优化[J];光电工程;2009年04期

6 史光辉;;光学补偿式步进变焦距物镜[J];光电工程;2009年06期

7 赵阳;巩岩;胡宜宁;;变焦距光学系统降低公差灵敏度的方法[J];光电工程;2009年07期

8 孙强,王肇圻,李凤友,曹召良,卢振武;红外3.2~4.5μm波段折射/衍射光学系统的减热差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2期

9 郜洪云;熊涛;杨长城;;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10 郜洪云;熊涛;;中波红外两档变焦光学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薇;液体透镜技术及其在微型变焦距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玲;两种变焦距光学系统的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邓元;机械补偿式光学变焦凸轮CAD系统[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3 白玉琢;光学变焦透镜系统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田海霞;一种可见光变焦距电视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延仲;宋丰华;孙华燕;;高斯光束的激光变焦扩束光学系统设计[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赵阳;巩岩;;折反射式连续变倍扩束系统的设计[J];光电工程;2010年04期

3 韩旭东;陈兆兵;王兵;庄昕宇;王恒坤;陈宁;;紧凑型多路激光合扩束平台技术研究[J];光电工程;2012年04期

4 田兆硕,陈卫标,胡企铨;激光扩束系统衍射现象数值计算[J];应用激光;2004年01期

5 郑盼;杨应平;郜洪云;陶艳;;基于伽利略结构的二级激光扩束系统的设计[J];应用光学;2008年03期

6 贾勇;高云国;邵帅;;热载荷下激光扩束系统的光机优化设计[J];中国激光;2014年01期

7 刘焕宝;安志勇;高t@含;肖作江;;一种激光变焦扩束光学系统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郭明;张永祥;;新型激光扩束系统的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32期

9 尹同芳;覃贤德;梁燎原;林小波;;不同扩束镜对激光切割质量的影响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2年S1期

10 樊丽娜;朱爱敏;刘琳;吴泉英;;激光扩束望远镜的光学设计[J];红外;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洪涛;;用于激光导引系统标定的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叶井飞;高志山;叶海水;刘晓莉;成晓强;王帅;;变倍比近红外无焦激光扩束系统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苏少昌;王希军;;望远扩束系统中离焦量对高斯光束扩束比的影响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迪;田平川;唐力铁;高国昌;;光阑扩束均匀光源的理论分析[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勇;激光扩束系统的结构失调分析、优化和变倍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焕宝;一种激光变焦扩束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荣;不扩束激光粉尘粒度分布测试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郭明;高功率及大口径哈特曼扩束系统的设计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9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49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