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点健康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冗余通路控制方法
本文选题:无线传感器网络 + 节点健康度 ; 参考:《物理学报》2014年12期
【摘要】:广泛应用于各种物理参数测量领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其节点具有能量供应有限、硬件资源有限、数目众多、自组织和动态拓扑等特点,使得网络极易发生故障,从而高可靠、低故障是其运行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多冗余通路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预防方法存在工作状态冗余节点过多、能量大量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健康度的冗余通路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汇聚节点收集网络内所有节点能量状态,计算节点健康度等相关参数,使用A-Star算法选择最优工作通路,控制其余冗余通路分批轮流休眠,从而达到减少和均衡网络工作过程能量消耗、预防某些节点能量提前耗尽导致网络能量故障发生的目的.仿真实验和实际节点实验的结果表明,在保证网络适当冗余通路的前提下,与其他相关方法比较,该方法可以显著均衡网络能量消耗,有效预防节点能量故障提前发生,明显延长网络寿命.
[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physical parameter measuremen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mited energy supply, limited hardware resources, large number of nodes, self-organization and dynamic topology, which make the network prone to failure. Therefore, high reliability and low fault ar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its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a redundant path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the health of nodes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dundant nodes and excessive energy waste in the fault prevention method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th multiple redundant paths. In this method, the energy states of all nodes in the network are collected by the convergent nodes,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s such as the health degree of the nodes are calculated. The optimal working path is selected by using the A-Star algorithm, and the rest of the redundant paths are controlled to sleep in batches. In order to reduce and balan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network, and prevent some node energy depletion in advance, the network energy failure can be prevented.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actual node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alance the network energy consumption significantl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node energy failures from occurring in advance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proper redundant path of the network and comparing with other related methods. The network life is obviously prolong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170262,6110203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51307033)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TP212.9;TN92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佟晓筠;左科;王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混沌新分组加密算法[J];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2 王亚奇;杨晓元;;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间拓扑演化模型及其免疫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09期
3 王翥;王祁;魏德宝;王玲;;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布局算法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12期
4 祁浩;王福豹;邓宏;;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震信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浩;王福豹;邓宏;段渭军;赵昆;王亮;马颖;;基于量子免疫克隆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4年02期
2 王阳;吴成茂;杨冰清;李佩瑶;;基于混沌控制的动态分组加密算法[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何杰;曹一家;黄小庆;张志丹;杨漾;;基于GSO的无线传感监测网络部署优化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3年11期
4 黄锦旺;冯久超;吕善翔;;混沌信号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盲分离[J];物理学报;2014年05期
5 刘浩然;尹文晓;韩涛;董明如;;一种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生命周期的容错拓扑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04期
6 符修文;李文锋;;无线消防报警网络抗毁性分析与提升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7 彭海霞;赵海;李大舟;林川;;基于动态最小生成树路由协议的数据聚融算法[J];物理学报;2014年09期
8 刘浩然;尹文晓;董明如;刘彬;;一种强容侵能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无标度拓扑模型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09期
9 尹荣荣;刘彬;刘浩然;李雅倩;;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无标度拓扑的动态容错性分析[J];物理学报;2014年11期
10 黄锦旺;李广明;冯久超;晋建秀;;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混沌信号重构算法[J];物理学报;2014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杰;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樊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张泽普;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的字序列密码研究与设计[D];华侨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云波;刘俊;王玲;;地面运动目标的震动信号的特性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4期
2 朱继南,侯尧,聂伟荣;基于双谱的微地震动信号的特征提取[J];弹道学报;2000年02期
3 彭军;廖晓峰;\”緃司;张伟;李学明;;一种结合离散混沌映射和Feistel网络的分组加密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4期
4 张中民,李贵涛,李科杰;战场目标声/震侦察与识别[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1年02期
5 林伟,陈杏,叶繁英;地震观测技术展望[J];华南地震;2003年01期
6 崔素辉;陈光亭;辛双;;无线传感器网络放置问题容错性算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张天骐;张战;林孝康;权进国;;一种语音信号基音检测的功率谱二次处理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6年01期
8 陈力军;刘明;陈道蓄;谢立;;基于随机行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间拓扑演化[J];计算机学报;2009年01期
9 刘明;龚海刚;毛莺池;陈力军;谢立;;高效节能的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和聚合协议[J];软件学报;2005年12期
10 孙洁娣;靳世久;孙健;;基于多地震波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管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J];石油学报;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云华;马媛媛;邓宇;李彬;张杰;顾畹仪;;一种基于P圈的ASON节点保护方案[J];高技术通讯;2008年04期
2 惠蕾放;盛敏;;Ad Hoc分群网络节点故障补偿算法[J];电讯技术;2006年04期
3 李彬;黄善国;张永军;顾畹仪;;WDM光网络中基于两跳转发的节点增补圈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4 王苏建;赵继军;;基于GMPLS集成动态多层网络故障恢复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8年09期
5 敖志刚;;具有最优组构的双环网络的可靠性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6 敖志刚,李辉英;可幸存局部光纤环网互连节点的结构与防护[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3年07期
7 耿军;;节点故障无碍系统——Frank Van谈西门子OTN的应用优势[J];每周电脑报;2003年44期
8 陈拥军;袁慎芳;吴键;张英杰;;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01期
9 李桂丹;孙雨耕;刘丽萍;张强;杨挺;;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容错事件边界检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7期
10 李彬;臧云华;邓宇;李桂仁;黄善国;顾畹仪;;一种基于P圈的ASON混合故障保护模型[J];高技术通讯;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雁;安建平;;小世界特征对无线自组织网络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陈守宁;郑宝玉;吉晓东;;WMSN中基于压缩感知的VSQI压缩反馈[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维华;;MPLS网络可靠性及恢复[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4 葛建民;杨秀丽;李铭祥;韩建国;;一种采用IDC总线控制的数字综合媒体系统[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陈祥光;谢迎新;罗宏;余向明;;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设计[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林林;毕红军;张西红;;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错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曾宪亿;张引发;马玉坡;张建成;;长途光缆传输网恢复策略与空闲波长优化配置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罗宏;宿红毅;战守义;;无线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倩;陈炜;王欣;;PTN各种保护实现方式的研究[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建强;朱培栋;;一种基于移动自组网的故障申告协议设计[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802.11s无线Mesh的好处[N];网络世界;2008年
2 Magnus Pedersen;选择ZigBee方案七要素[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朱煜 虞海;华为提升移动核心网可靠性[N];通信产业报;2006年
4 张国颖;IP Over ASON:提升保护能力 快速提供业务[N];人民邮电;2008年
5 ;局域网常见类型[N];中国船舶报;2002年
6 ;敏迅科技推出首个支持弹性包环路光纤网的硅解决方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7 ;电信运营商城域网建设[N];人民邮电;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正杰;矿井复杂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策略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于涛;IP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冯勇;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与生存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德富;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MAC协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陈文涛;城域以太网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万鹏;自动交换光网络关键控制技术和相关无源光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芳;基于主动策略IP网络生存性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肖诗源;全光网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余旺科;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彬;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预配置环保护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故障诊断算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吴志盛;工业无线网络节点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关志丽;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故障修复机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马媛媛;格状网中基于p-Cycle的环保护方案[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姚玉锋;基于信息融合的WSN节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朱海洋;基于粗糙神经网络的WSN节点故障诊断[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代传龙;粗糙集与Hamming网络集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故障诊断[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徐德凯;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无线传感网络(WSN)节点故障诊断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华;WSN定位技术及其在矿井人员定位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10 闫丹;基于人工免疫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故障诊断[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5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195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