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降噪与去混迭研究
本文选题:表面肌电信号 + 独立分量分析 ; 参考:《传感技术学报》2014年03期
【摘要】: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多路表面肌电信号(sEMG)时,信号之间往往存在相互混迭的现象。为了得到有效的sEMG,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小波变换和独立分量分析(ICA)相结合的降噪与去混迭方法。先利用二代小波变换对sEMG降噪再利用改进的FastICA算法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ICA分离,最后通过互相关系数验证去混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并去除相邻通道间产生的混迭。
[Abstract]:When multiple surface EMG signals are collected simultaneously by a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there is often a phenomenon of overlapping between signals. In order to obtain effective sEMG, a method of noise reduction and de-aliasing based on two-generat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is proposed. The second generation wavelet transform is used to reduce the noise of SEMG, and then the improved FastICA algorithm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signal after denoising. Finally, the de-aliasing effect is verified by the correlation numb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oise and remove the overlaps between adjacent channels.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03084,61172134,6120130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3F030017,Y1111189)
【分类号】:TN9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席旭刚;加玉涛;罗志增;;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工频去噪[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2 王兵;王魁;梁晓霖;王柏祥;;脑电信号中工频干扰去除的综合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3 梁高翔;马铁华;张艳兵;;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容栅传感器输出信号降噪[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4 钟家强;王润生;;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多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6期
5 张启忠;席旭刚;罗志增;;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形态特征的多模式识别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2年12期
6 张启忠;席旭刚;罗志增;;多重分形分析在肌电信号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13年02期
7 刘树春;潘紫微;宋淼;;第二代小波在振动信号去噪中新方法的研究[J];机械传动;2008年03期
8 高伟;祖悦;王伟;兰海钰;张亚;;基于二代小波的光纤陀螺实时降噪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阳;严洁;;往复机构混沌振动响应特征辩识[J];四川有色金属;2010年02期
2 李其虎;任国强;吴钦章;王明富;;高速多级二维IWT的IP核设计与实现[J];半导体光电;2011年04期
3 高建波;赵尔沅;乐光新;;小波提升变换OFDM系统抗脉冲性能分析[J];半导体技术;2006年08期
4 梁淑宝;张培林;曹建军;;基于提升小波包变换集成特征提取模型[J];兵工自动化;2010年04期
5 曹建军;张培林;石志勇;任国全;傅建平;;大型移动多机电设备在线状态监控系统研究[J];兵工学报;2007年09期
6 韦长江,郝鹏威,石青云;线性变换SERM分解选取的快速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任明荣;王普;方斌;陈梅莲;;心电信号提升小波零树编码压缩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姜洪开;王仲生;;第二代小波包构造及发动机微弱损伤识别[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9 周建新;杨卫东;叶双;;基于提升小波的轧辊偏心信号提取及自适应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李银波,高上凯;基于提升格式整数小波变换的超声图像压缩算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营;郝燕玲;王仁龙;;一种离散小波变换的优化并行硬件结构[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尚丽娜;高广春;赵胜颖;;三级提升小波变换的硬件实现[A];2011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龙;何晶;许信玉;;H.264解码器中反变换的硬件实现[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孟鸿鹰;王志华;;基于推举体制的小波构造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5 陈大科;韩九强;;5/3提升小波变换及逆变换的FPGA设计方法[A];2005年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许辉;陈章侠;;一种高性能9/7离散小波变换滤波器的硬件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程扬波;;上升型小波变换及其在突变信号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黄思齐;杨鲁平;刘桥;;一种适合JPEG2000的5/3离散小波变换硬件系统结构[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岳鹏;;基于提升方法的9/7小波在TigerSHARC DSP上的优化实现[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春晖;马梅真;尚政国;;基于提升小波变换和分形维数的声纳图像识别[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营;雷达图像编码器的并行处理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王咏胜;复数轮廓波变换的构造、扩展及其图像处理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宋国明;基于提升小波及SVM优化的模拟电路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族桥;DEM多尺度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张志勇;存储式活塞稳态温度测量装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冯铁男;基于小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徐晓东;基于CCSDS IDC星载图像压缩算法的FPGA实现技术[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晓甜;基于信噪特征的遥感图像去噪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旭阳;主动式探测系统高质量检测、成像与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高伟;基于独立变量分析的盲反褶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建威;基于OMAP5912的准在线故障诊断系统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波;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框架结构损伤检测[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学梦;基于小波理论的水下图像后向散射降噪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黄建伟;基于小波分析的图像压缩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逯仁虎;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无人机侦查图像的压缩[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琦;非参数限定支持域图像盲复原算法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占魁;小波分析在机车信号记录数据压缩存储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邓海兵;基于提升小波变换方法的视觉和听觉诱发脑电信号单次提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朱贵富;天文图像无损压缩算法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胡志定;面向数字摄影测量的遥感影像压缩技术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王志中;任小梅;马波;;基于模糊自相似性的表面肌电信号分形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2 李军;电阻应变称重传感器蠕变的模型和补偿[J];传感技术学报;1995年03期
3 张伟刚,梁龙彬,赵启大,开桂云,刘志国,董孝义,王述祖,张大煦,李欣,叶锦亭;光纤光栅与电阻应变片应变测量的对比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4 罗志增,王人成;仿生假手触滑觉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3年03期
5 杨广映,罗志增;肌电信号的功率谱分析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6 席旭刚;加玉涛;罗志增;;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表面肌电信号工频去噪[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7 王兵;王魁;梁晓霖;王柏祥;;脑电信号中工频干扰去除的综合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1期
8 罗志增;曹铭;;基于多尺度Lempel-Ziv复杂度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7期
9 吴婷;颜国正;杨帮华;孙虹;;EEG Signal Denoising and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in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7年05期
10 王昱;张青斌;吴海燕;周进;;第二代小波在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志增;李文国;;基于小波变换和盲信号分离的多通道肌电信号处理方法[J];电子学报;2009年04期
2 杨红卫,段守敏,彭煊,王炳锡;一种改进的基于ICA的信号增强方法[J];电声技术;2003年07期
3 刘小东,楼顺天;盲信源分离中信源动态变化的识别[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刘琚,孙建德;基于图像独立特征分解的数字水印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9期
5 黄翠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盲源分离技术[J];医疗设备信息;2003年07期
6 刘琚,顾明亮,何振亚,梅良模;一种新的瞬时混迭信号盲分离的自适应方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1998年04期
7 丁志刚,朱孝龙,焦李成;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DS-CDMA系统接收机[J];电子学报;2000年S1期
8 尉宇,聂玉峰;自适应最优保存遗传算法在盲信号分离中的应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立峰;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快速定点算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3年06期
10 焦卫东,杨世锡,吴昭同;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噪声消除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凡;滕云田;徐沁;;独立分量分析在地磁台站轨道交通干扰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晓颜;杜青;周璇;赵黎;张树新;陆体江;潘晨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表面肌电信号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刘喜武;刘洪;李幼铭;;独立分量分析及其在地震信息处理中应用初探[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油气资源)[C];2003年
4 秦先勇;沈功田;何仁洋;李寰;;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气体管道泄漏信号消噪方法研究[A];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C];2010年
5 曲峰;;周伟破全国男子百米记录前后时肌电信号的混沌特性[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刘杰;印兴耀;杨培杰;;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地震盲反褶积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何为;杨基海;梁政;陈香;任焱暄;;一种模拟表面肌电信号不同发放时刻的波形变异的方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孙军晓;王永刚;白博;;快速独立分量算法在地震解释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永;印兴耀;刘杰;;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地震数据串联处理[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章琰;陈香;张旭;涂有强;杨基海;;实时手势动作表面肌电信号识别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博;表面肌电信号分解算法及其在小儿脑瘫评诂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周仲兴;复合下肢想象动作电位的特征识别新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韩军;内燃机的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噪声源小波识别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焦卫东;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许宏吉;发射分集和波束形成优化设计及其盲接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林秋华;基于盲源分离的图像与语音加密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小军;独立分量分析及其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米建勋;带参考信号的独立分量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颜志国;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表面肌电特征约简和分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静行;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结构模态分析与损伤诊断[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成;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单通道语音降噪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何付志;独立分量分析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5年
3 张丽丹;基于监督独立分量分析的人脸识别[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王可;盲源分离技术在多通道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汕头大学;2004年
5 范建中;基于ICA和小波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6 朱瑾;基于肤色和独立分量分析的人脸检测技术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7 周旭欣;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计算机仿真及其在多导脑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8 吕鑫;独立分量分析在MIMO OFDM系统信道盲估计中应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赵玲;基于独立分量分析和非负矩阵分解的人脸识别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孙晶;语音增强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37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37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