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激光强度分布的激光雷达重叠因子计算及其敏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1 19:21

  本文选题:遥感 + 光计算 ; 参考:《光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激光雷达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遥感设备,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和精度,广泛应用于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大气探测。重叠因子是影响激光雷达系统探测近距离大气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精确的计算有利于获得准确探测结果。基于激光强度分布的重叠因子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可应用于任意指定激光强度分布和不同系统参数的激光雷达重叠因子求解。利用该算法对重叠因子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法测量得到的重叠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了重叠因子对各个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为指导激光雷达的系统调试、优化配置和误差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Abstract]:Lidar system is a powerful remote sensing device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and precision. It is widely used in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 atmospheric detection. The overlap facto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tection of the near atmosphere by the lidar system.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the overlap factor is beneficial to the accurate detection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overlap factor based on laser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It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overlap factor of laser radar with arbitrary laser intensity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t system parameters. The overlap factor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is algorithm and compared with the overlap factor measured by experimental method. The sensitivity of overlap factor to each parameter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ystem debugging, optimal configuration and error control of lidar.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973计划(2011CB707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27901,10978003)
【分类号】:TN958.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汪少林;曹开法;胡顺星;魏合理;;对激光雷达几何因子的分析与测量[J];激光技术;2008年02期

2 黄立峰;龚威;李俊;毛飞跃;雷连发;;大气遥感双视场米散射激光雷达信号拼接[J];遥感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秉琦;周斌;张瑜;;利用介质膜高反镜实现“猫眼”目标有效隐身[J];半导体光电;2012年01期

2 汪祖丞;刘玲;;3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9期

3 王伟,邓甲昊,黄艳,尹君;基于伪随机码的激光引信探测技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4 王玉诏;张寅超;陈思颖;邱宗甲;赵培涛;;用于激光雷达回波平滑的半步长插值迭代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5 刘永霞;胡涌;冯仲科;;基于LIDAR数据的林冠层三维信息模型的提取与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6 杨义彬;;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杨洋;王宗和;高嵩;;反射式光纤激光测距仪发射、接收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制[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8 周晶;脉冲式半导体激光测速仪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朱筱茵;安志勇;李丽娟;高t@含;;大尺寸三维激光测量系统标定技术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卫志斌;瞿锋;项清革;李谦;;SESAM锁模激光器在卫星激光测距领域应用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柴金华;刘宁;;雾天远程激光测距技术分析[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曾朝阳;贾鑫;张晓永;;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测量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宗春;孙纪章;冯其强;邓勇;;Mensi激光扫描仪精度测试方法研究[A];数字测绘与GIS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兵;杨小丽;张伟;;成像激光雷达计算机仿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高昕;文斐;梁福田;陈炼;金革;;Labwindows/CVI在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国会;陈天江;叶一东;向汝建;郑为民;雒仲祥;季云松;何忠武;;TEA-CO_2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回光探测[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戴娅琼;申旭辉;洪顺英;;机载LiDAR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梁郁;蒋立辉;刘鹏;熊兴隆;;提高激光雷达测量能见度反演精度的改进方法[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9 杨晓武;黄兴友;;用激光雷达观测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番;郑永超;韩春生;邬双阳;王治中;杨红果;;红外波段地球辐射特性的试验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德仓;微波调制测风激光雷达新方法和激光雷达测量温度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魏文俭;激光制导光电对抗半实物仿真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宏;煤矿机器人激光雷达与惯性传感器导航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袁枫;机载LIDAR数据处理与土地利用分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曾令旗;铁、钠流星尾迹的激光雷达观测研究及钠层全天时观测技术[D];武汉大学;2011年

6 骆社周;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叶面积指数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胡春生;脉冲半导体激光器高速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赵峰;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和数码相机影像林木参数提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9 张秀达;新型三维主动光学成像理论与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刘洋;编队卫星的星间基线确定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铮;基于激光扫描数据的交通信息采集平台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付甜;基于机载激光雷达的亚热带森林参数估测[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超;双通道动态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华;复杂三维目标的二次曲面几何建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弋宁;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仿真实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沈姝钰;激光雷达多通道信号接收处理电路研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钱建军;混沌激光雷达的发射和接收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乐坚;激光扫描成像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李崇;利用激光雷达观测资料研究沙尘气溶胶及其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于洋;激光探测汽车主动防碰撞技术与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钟志庆;刘博;范爱媛;戚福弟;王珍珠;黄威;岳古明;周军;;双波长双视场米散射激光雷达[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夏俊荣;张镭;;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气溶胶的进展[J];干旱气象;2006年04期

3 周军,岳古明,金传佳,戚福第,易维宁,李陶,陈毓红,熊黎明;探测对流层气溶胶的双波长米氏散射激光雷达[J];光学学报;2000年10期

4 张寅超,胡欢陵,谭锟,刘小勤,邵石生,杨高潮,邓敏,张高勇,杨陆军;AML-1车载式大气污染监测激光雷达样机研制[J];光学学报;2004年08期

5 迟如利;刘博;钟志庆;吴德成;周军;胡欢陵;;双视场米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气溶胶[J];光子学报;2009年09期

6 胡顺星,胡欢陵,周军,吴永华;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对流层臭氧[J];激光技术;2001年06期

7 张改霞,张寅超,陶宗明,刘小勤,邵石生,谭锟,吕勇辉,周军,胡欢陵;激光雷达几何重叠因子及其对气溶胶探测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以谟,,刘式墉,潘荣浚;近年来863计划中光计算的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5年04期

2 徐介平;声光技术和光计算[J];压电与声光;1991年05期

3 张以谟;当前国际上计算科学新发展——光计算[J];量子电子学报;1991年01期

4 森雅彦,江涛;光计算[J];红外;1996年09期

5 李明,陈岩松;含单个全息透镜的并行光学系统与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求解[J];光电子.激光;1992年06期

6 Michael Shimazu,高国龙;光计算正在趋向成熟[J];红外;1994年01期

7 林森茂,陈彩生,伍杰,刘立人;基于紧致编码的高阶神经网络光计算[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6期

8 ;科罗拉多的串行光计算机[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4年01期

9 程永强;胡雄;徐丽;闫召爱;郭商勇;;钠激光雷达在临近空间探测方面的最新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3期

10 陈士英;张平贵;卢俊平;;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琦;樊红英;吕百达;;大气湍流对激光雷达系统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邱宗甲;陈思颖;张寅超;步志超;王玉诏;孔卫国;刘鹏;陈和;倪国强;;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系统及误差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建利;;激光雷达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杨俊;杨福兴;晏磊;高鹏麒;;无人机数字航摄相机控制电路设计[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梁郁;蒋立辉;刘鹏;熊兴隆;;提高激光雷达测量能见度反演精度的改进方法[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6 刘河;万润泽;张新华;;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蜂窝模型[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张霭琛;;现代大气探测技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高鹏骐;晏磊;赵红颖;何定洲;;无人机遥感控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姜全忠;孙大亮;陈焕矗;;光折变材料KNSBN:Co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10 龚伟;李素悦;李倩倩;李忠安;朱志超;李振;秦金贵;;新型吲哚类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的合成和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一民;光计算:电脑的未来[N];北京科技报;2001年

2 记者 汪永安;首台激光雷达系统问世[N];安徽日报;2010年

3 孙杰 林宗坚 崔红霞;前景广阔的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系统[N];中国测绘报;2003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蒙向基;光处理器来了[N];电脑报;2003年

5 李云平;内蒙古 激光雷达监测沙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贾铁军;俄两教授成为中科院院士[N];光明日报;2007年

7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论述[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李志红 代晓明 本报特约通讯员 蔡绍伟;马少林:天生爱琢磨[N];解放军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王奎庭;激光雷达 空中“探物”[N];中国环境报;2001年

10 记者 丁全利;我部政府采购资金节约率8.65%[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章军;基于分子滤波器和Fe玻尔兹曼方法的高低空测风测温激光雷达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钟山;基于纯转动Raman激光雷达系统的大气温度和气溶胶的探测及测风边缘技术的性能比较[D];武汉大学;2012年

3 来志;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系统调频激光器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任e

本文编号:2049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049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