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多天线多用户认知系统中兼顾能效的波束成形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22 11:23
【摘要】:当次用户配置多天线的认知无线电多天线系统,需要主要考虑4方面的因素:对主用户系统的干扰功率不能超过特定阈值;次用户系统的最大互信息应该最大化;次用户系统的能源效率的提高;满足次用户系统中用户的服务质量。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闭合解的次优方案。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兼顾了这4方面的因素,并且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和次用户系统的最大互信息。
[Abstract]:For cognitive radio multi-antenna system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four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interference power to the primary user system should not exceed a specific threshold, the maximum mutual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user system should be maximized, and the maximum mutual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user system should be maximized.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secondary user system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e user in the secondary user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suboptimal scheme with closed solu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takes these four factors into account and has high energy efficiency and maximum mutual in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user system.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浙江省商业经济研究所;
【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活动资助项目(2102R30059) 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项目(lj2013081)
【分类号】:TN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畅志贤;石明卫;;认知无线电技术综述[J];电视技术;2007年S1期

2 尤文坚;黄欣;刘桂英;;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8年12期

3 胡圣波;吴永祥;;一种异构可重构的认知无线电平台及设计方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周贤伟;辛晓瑜;王丽娜;薛楠;;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08年02期

5 张斯佳;;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基础性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1期

6 张玉;葛利嘉;赤伟;陈世娥;;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3期

7 杨浏;;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及其运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9期

8 汤滟;顾斌;胡国兵;刘磊;;认知无线电系统捷变频信号源设计[J];信息化研究;2011年06期

9 封彬;;浅析认知无线电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12年12期

10 付静;王静;张珑;;认知无线电实验平台框架研究[J];软件导刊;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饶毓;曹志刚;;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标准化进程[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文清;郭宗良;;认知无线电及其军事通信应用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罗凡;陈金鹰;;认知无线电在震后应急通信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俊葶;陈金鹰;刘庆丰;徐广伟;;浅谈认知无线电[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骥;;浅谈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领域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彭开志;杨平;王书诚;;认知无线电在通信系统中应用研究[A];2011船舶电气及通讯导航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辉;苏泽友;谢伟;;认知无线电综合抗干扰电台设计构想[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郝刚;甘志春;;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问题研究[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9 王斯瑶;付琳;;认知无线电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刘庆丰;陈金鹰;李俊葶;卓有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子月;认知无线电让网络不再拥挤[N];通信产业报;2011年

2 黑龙江 王宇宙 编译;认知无线电发展综述[N];电子报;2012年

3 常丽君;避堵走闲,美开发认知无线电上网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4 ;认知无线电: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N];人民邮电;2007年

5 江苏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 刘浏 窦沛沛;认知无线电整合“闲散”频谱[N];通信产业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郑焕斌;未来通讯 看我独霸[N];科技日报;2006年

7 北京邮电大学WSPN实验室 雷光;认知无线电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7年

8 特约撰稿人 吴康迪;日本4G路线明晰 “催熟”新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9 四川 杨远清 编译;可检测空闲频带的认知无线电接收器[N];电子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卢子月;无线似水 应需而动[N];通信产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新颖;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认知无线电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李红岩;认知无线电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裴二荣;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资源优化分配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超;认知无线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伍春;认知无线电中智能学习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程赓;多跳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管理与选路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朱江;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自适应跨层优化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国斌;认知无线电系统资源管理与分配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威;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杨磊;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晨炜;基于认知无线电的信道分配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吴杰;认知无线电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黄羽;认知无线电媒体接入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朱景晖;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韩川;认知无线电场景中的变换域通信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赵士康;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柯海舟;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宫纪波;认知无线电实时通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年

9 常红刚;认知无线电的相邻终端发现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周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多模式调制通信系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37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37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a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