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MISC平台的MM用户鉴权

发布时间:2018-07-22 12:14
【摘要】:移动增值业务已成为通信运营商业务发展强有力的增长点,市场规模得到大幅扩张,高速网络下的视频类等数据业务正成为信息化产业的主力应用。智能手机类业务直接关系到中国移动运营商的产业发展和客户体验。移动应用商场(Mobile Market,简称移动MM)作为数据业务增长点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手机终端应用系统的核心内容。目前对于MM业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据业务各个子系统上,对于MM业务与移动信息服务中心(Mobile InformationService Center,简称MISC)系统之间承载功能的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以MM业务系统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天津移动MISC系统相关功能的设计及日常运营经验,对MM系统的功能在MISC上的实现以及对移动数据业务通信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对MISC系统的功能改造和业务流程进行了提取和总结,重点研究了现网MISC系统对MM业务的鉴权和安全域的实现过程,提出了具体实施的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相关的业务测试。 本文的创新点是结合3G数据业务模式下与4GTD-LTE网络下的业务新特性,实现了对原有MISC系统功能的兼容以及在CMNET公网环境下对MM业务数据安全的保护。
[Abstract]: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s have become a strong growth po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operators. The scale of the market has been greatly expanded. The video class and other data services under the high-speed network are becoming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 smart phone busine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customer experience of China Mobile operators. Mobile application shopping mall (Mob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data service growth point system, ile Market, a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data service growth point system, bear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 system.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MM servic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subsystems of the data service, and the MM service and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Center (Mobile InformationService Center, abbreviated MISC) system There are few related studies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between them.
Based on the related knowledge of MM business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the related functions of the mobile MISC system in Tianjin and the daily operation experie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MM system on the MISC and the demand for the mobile data traffic communication.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business process of the MISC system are extract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emphasis is put on the researc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thentication and security domain of MM services by the current network MISC system puts forwar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olutions, and carries out related business tests on the scheme.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combine the new business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3G data service mode and the 4GTD-LTE network, and realize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original MISC system func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MM service data securit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MNET public network.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旭明;;移动终端鉴权技术的演进[J];移动通信;2005年12期

2 江虹,陆斌,刘辉,李乐民;移动网络前向指针策略的鉴权管理研究[J];通信学报;2004年09期

3 唐剑峰,吕志虎;增强型安全SIM卡技术方案[J];电信科学;2004年12期

4 张余,常永宇,于鹏;cdma2000 1x EV-DO网络中一种新的接入鉴权方案[J];现代电信科技;2005年08期

5 郭达;张尼;张智江;;SIM卡复制原理及防范措施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09年06期

6 雨飘;对手机加密多一层了解[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0年S2期

7 李婧,刘正军,谭水英;UMTS接入安全研究[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年01期

8 何红永,唐晓梅;数字移动通信中的用户鉴权[J];移动通信;2001年07期

9 韩东霞;侯一民;;一种新型3G鉴权实现方案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11期

10 黄显明;;一种提高移动通信系统鉴权机密性的安全智能卡方案[J];无线通信技术;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史磊;律斌;;一种改进的小灵通鉴权技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章坚武;;鉴权对移动性管理模型及性能的影响[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萧用森;;从GSM到3G信息安全体系的探讨[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8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9年

4 纪权;;2/3 G网络重选时间优化研究[A];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杜艳艳;;WiMAX与移动网络融合的鉴权问题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杰华;CDMA1x EV-DO鉴权探讨[N];通信产业报;2003年

2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 张平;GSM系统织就六重“安全网”[N];通信产业报;2004年

3 记者 刘福明 通讯员 赵殿杰;内蒙古联通改进服务短板[N];人民邮电;2013年

4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平;GSM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 苏民生;1x RTT到1x EV-DO混合模式测试[N];通信产业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轶佳;3G网络中的用户接入鉴权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侯yN寒;电信能力开放平台中鉴权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井明镜;增值业务统一认证鉴权架构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栾宇;鉴权机制在清场车GPS无线传输系统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李阳;IMS网络鉴权协商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7年

6 全豪;互联网应用聚合平台升级方案及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陈涛;移动网HLR/HSS融合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赵志华;基于TD-SCDMA专网MAP协议鉴权过程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毅;HLR中应用多组K2/K4及多种加密算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裴胜鲁;3G-WLAN融合网络鉴权与密钥协商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37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37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