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单个偏振调制器和光交错滤波器的八倍频微波信号产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30 08:42
【摘要】: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采用单个偏振调制器(PolM)的八倍频微波信号光学产生方法。PolM在大信号调制下产生多个高阶光边带,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PC)和检偏器,仅获得偶数阶光边带;合理调节其调制指数(射频信号功率),使得二阶边带被完全抑制,四阶边带功率明显高于六阶及其它高阶边带。采用光交错滤波器进一步抑制光载波及六阶边带,仅保留四阶边带,经光电探测器(PD)拍频获得八倍频微波信号。仿真方案选用25GHz和50GHz信道间隔的光交错滤波器,充分利用光交错滤波器的周期滤波特性,在4个频段范围内获得了连续可调的八倍频微波信号。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有效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
[Abstract]:An octave-frequency microwave signal optical generation method using a single polarization modulator (PolM). PolM generates multiple high-order optical sideband under large signal modulation. By adjusting the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PC) and polarizer, only even-order optical sideband is obtained. The modulation exponent (RF signal power) is adjusted reasonably, so that the second-order sideband is completely suppressed, and the fourth-order sideband power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xth-order sideband and other high-order sideband. The optical interlacing filter is used to further suppress the optical carrier and the sixth order sideband, only the fourth order sideband is retained, and the octave frequency microwave signal is obtained by the (PD) beat frequency of the photodetector. In the simulation scheme, the 25GHz and 50GHz channel interval optical interleaved filters are used to obtain the continuously adjustable octave microwave signals in four frequency bands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periodic fil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cal interleaved filt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800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2-0940) 高校博士点基金(20110184130003、20100184120007)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子行;赵尚弘;幺周石;谭庆贵;李勇军;楚兴春;王翔;赵顾颢;;一种改进的载波抑制调制光毫米波信号的产生方案[J];光电子.激光;2012年04期

2 魏志虎;王荣;方涛;蒲涛;熊锦添;甄飞;;基于强度调制和布里渊效应的六倍频可调毫米波信号产生[J];光电子.激光;2012年10期

3 朱海玲;潘炜;陈吉欣;鄢勃;;基于单通带微波光子滤波的多倍频微波信号产生[J];中国激光;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帼丹;王荣;蒲涛;魏志虎;方涛;郑吉林;;基于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宽谱光单边带调制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3年02期

2 朱子行;赵尚弘;李勇军;楚兴春;张辉;王翔;赵顾颢;;带前置光放大的星间微波光子链路性能优化[J];光电子.激光;2013年03期

3 刘海燕;刘凤玉;;OPM产生四倍频光载毫米波的双向ROF系统[J];光电子.激光;2013年08期

4 王如刚;周六英;张旭苹;;高稳定性布里渊环形激光器的研制与性能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3年10期

5 周威;邹喜华;潘炜;闫连山;罗斌;卢冰;;基于级联调制器和四波混频效应的24倍频微波信号的光学生成[J];光电子.激光;2013年12期

6 魏朝林;胡姝玲;王鑫龙;邵洪峰;;相位调制到强度调制转换技术的研究动态[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一英;李善锋;李鑫;罗昕;韩秀友;赵明山;;载波重用微波光纤矢量信号传输系统性能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03期

2 张明;余建国;曹子峥;陈林;;基于相位调制器倍频技术产生56GHz毫米波的光载无线通信系统[J];光电子.激光;2010年04期

3 洪蕾;苏觉;杨利;钱景仁;;一种频率可调的光学生成微波毫米波源[J];光电子.激光;2011年01期

4 胡淼;唐拥攀;安汝德;潘孙强;刘崇;陈军;;可光生毫米波的单纵模双波长微片激光器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1年10期

5 胡黎亮;陈林;余建军;文双春;;一种改进的双边带调制产生光毫米波的方案[J];光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张大鹏;余重秀;忻向军;马健新;张锦龙;;光载毫米波上变频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光学学报;2010年01期

7 陈罗湘;黄诚;陈林;;一种改进的光载波抑制产生光毫米波的方法[J];激光技术;2008年06期

8 文鸿;陈林;皮雅稚;余建军;文双春;;基于相位调制器产生光毫米波的全双工光纤无线通信系统[J];中国激光;2007年07期

9 李晶;宁提纲;祁春慧;贾楠;;基于光学倍乘法产生光毫米波的全双工毫米波光纤传输系统设计[J];中国激光;2009年03期

10 董泽;曹子峥;陈林;文双春;;基于60GHz光毫米波的光纤无线传输系统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向辉,陈金海,彭其,王栋臣,马万云,戴松涛,陈瓞延;激光频率调制线型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年03期

2 张秀达;严惠民;羊华军;李燕;;半正弦波相关型三维激光雷达[J];光子学报;2009年02期

3 董毅;倪延辉;洪华;赵尚弘;盖美庆;;PSNRZ码在高速光纤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光通信研究;2011年04期

4 汤启兵;;光纤SCM系统中LD调制线性特性分析[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5 邓陈;赵继广;杜小平;陈辉;;FM/CW激光雷达发射功率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2期

6 王鑫;陈林;曹子峥;;调制深度对副载波正交频分复用光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孙帼丹;赵志爽;;OOFDM通信中的非线性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9年08期

8 吕焕荣;关于电视摄像机使用清晰度概念的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9年09期

9 邓志辉;杨华军;朱颖;;三维无扫描成像激光雷达原理改进与仿真[J];激光与红外;2011年04期

10 游开明;文双春;范滇元;;宽频带激光自由空间传输的调制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史烈;章献民;池灏;金晓峰;;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微波光子信号的残余边带调制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尹红伟;贾红辉;杨俊才;杨建坤;;高速紫外光通信系统发射装置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钟镇;何磊;顾晓峰;;直视链路可见光通信系统信道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科院自动化所RFID研究中心 赵昼辰 何伟 张晓华等;RFID前端技术标准体系简述[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漆晓琼;基于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技术的光纤无线电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沈一春;受激布里渊散射在RoF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吕立冬;频分复用相干光时域反射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姚呈康;机械抖动棱镜式激光陀螺输出信号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江;一种直放站用的收发器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张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基带解调和频谱分析系统的实现[D];重庆大学;2009年

3 吴锦花;三阶非线性光学格子孤子的传输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张艳冬;全光3R再生系统中的全光时钟提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王凯;ROF系统中矢量信号的传输与光数模转换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张易兴;谱色散光束的非线性时空演化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义昌;基于DSP的小型宽带变频驱动集成电源系统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杨福亮;基于TMS320VC5416的TACAN信号模拟源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崔跃;全光帧时钟提取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柴瑾;线性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特性分析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44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1544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