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MIMO雷达目标检测与波形设计及在天波超视距雷达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2-18 16:57
【摘要】: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系统具有多个独立发射天线和多个独立接收天线。分置天线MIMO雷达各收发天线以较大间隔分开放置可形成多个独立收发通道。共置天线MIMO雷达各发射天线可发射不同波形。天波超视距(OTH)雷达系统已经成为空中海面早期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OTH雷达发射信号可通过电离层反射、克服地球曲线影响、检测并跟踪数千公里以外的目标。随着对MIMO雷达研究的逐步深入,MIMO雷达技术的优势正被引入到OTH雷达中。本文将采用MIMO技术的OTH雷达系统称为MIMO-OTH雷达。针对MIMO雷达目标检测和波形设计以及在MIMO-OTH雷达系统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非高斯杂波下分置天线MIMO雷达的动目标检测研究目前关于分置天线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理论,多是假定杂波服从高斯分布,但在实际情况中,杂波往往呈现非高斯特性。文中首先给出了几种在高斯杂波模型下推导的检测器,然后构造了服从Log-Nomal(LN)分布的非高斯杂波模型,分别针对高斯杂波和非高斯杂波模型,对分置天线MIMO雷达和相控阵雷达进行了系统性能仿真,并在非高斯杂波模型下,对不同目标速度下各雷达系统的检测器性能进行了比较,最终通过对比得到了在非高斯杂波背景下MIMO雷达性能的结论,这些结论具有工程参考价值。(2)基于压缩感知(CS)的分置天线MIMO雷达动目标检测文中研究了基于CS的MIMO雷达动目标检测问题。在传统集中式MIMO雷达信号处理中,需要对二维目标速度做搜索,从而产生巨大运算量,本文提出了将CS技术用于MIMO雷达动目标检测,从而大幅度降低运算量。推导了CS MIMO雷达动目标检测器。仿真实验中定量分析了采用CS技术所降低的计算量,同时对比了CS MIMO雷达和传统集中式MIMO雷达的动目标检测性能。(3)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研究共置天线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与波形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将各发射波形构造为一组具有正交特性的离散长球(DPS)序列的加权求和。不同发射波形采用同一组DPS序列和不同权值系数,因此可通过调节各发射波形的权值系数灵活改变各发射波形间的相关性。在总能量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设计发射波形来拟合期望发射方向图。不同于传统两步设计过程:先设计波形协方差矩阵,再根据所设计的协方差矩阵综合出优化波形,本文利用DPS产生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MIMO雷达发射方向图和波形设计方法,仅需一步便可直接设计发射方向图和波形,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4)认知MIMO雷达LFM波形设计根据感知的目标和杂波加噪声的统计特性,本文提出了不同发射天线发射的线性调频(LFM)波形可具有不同的起始频率和带宽,通过最大化认知MIMO雷达系统接收端信杂噪比(SCNR),在可利用频率范围和发射总能量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优化设计起始频率和带宽等LFM波形参数,得到MIMO雷达波形。仿真实验表明,设计出的优化LFM波形是一组非正交波形,且其带来的性能优于传统MIMO雷达中常用的频率扩展(FS)LFM波形所带来的性能。(5)发射分置接收共置MIMO-OTH雷达波形设计针对发射分置接收共置MIMO-OTH雷达系统研究了波形设计问题。考虑到MIMO-OTH雷达的可利用频率通常因传播特性被限制在某一小段频段内,采用具有良好带限特性的DPS序列,通过对其加权求和来构造发射波形。在发射总能量一定的约束下,以最大化MIMO-OTH雷达系统目标检测概率为优化准则,设计出MIMO雷达波形(优化波形既可以是正交的也可以是非正交的)。仿真给出了不同发射天线数下优化波形对应的检测性能。(6)分置天线MIMO-OTH雷达波形设计研究了分置天线MIMO-OTH雷达下的波形设计问题。采用复合准抛物线(MQP)电离层模型描述电离层特性,并利用MQP模型计算各收发路径对应的时延和目标多普勒频率。在动目标场景下,以最大化分置天线MIMO-OTH雷达检测概率为优化准则,设计MIMO雷达波形。在更一般情况下分析了MIMO-OTH优化波形的检测性能,并分析优化波形在发射天线间的能量分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9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吴湘滨;;通过调节种群适应度改善遗传编程的收敛特性[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年09期

2 任薇;张晓东;邱玉辉;;容器编程遗传算法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3 韩俊;刘洪;葛少云;刘阳;;面向供电能力提升的主变压器站间联络结构优化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7期

4 于波;陈客松;朱盼;王国强;;稀布圆阵的降维优化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02期

5 郑宇宁;邱志平;黄仁;苑凯华;;二元可变后缘翼型的鲁棒优化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6 李燕斌;郭艳清;雷刚;邵可然;;工程电磁优化的序贯推断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徐旭;胡玲玲;徐江;;物联网环境下RFID技术在世博会园区车辆安全监管系统中的应用设计[J];警察技术;2010年06期

8 邓亮;赵进;王新;;网络编码下的编码开销-链路开销联合优化[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年03期

9 罗红兵;张宝印;曹立强;;利用作业可塑性改进结合回填FCFS策略的性能[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4期

10 刘晓平;徐本柱;彭军;沈冠町;;工件工序可并行的作业车间调度模型与求解[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Adaptive Transmiss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2 ;Genetic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Immune Mechanis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kill Fuzzy Control for Meteorological Radar[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保禄;大型复杂机电设备分布式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何小娟;分布估计算法及其在生产调度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恩颖;近似模型优化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4 张涛;细胞色素P450酶多态性数据库构建及相关药物代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姚克明;火星无人机控制与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罗莉华;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及相应宏观交通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彪;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低空突防与精确打击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任佳;分类关联规则挖掘及其在复杂工业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梅涛;家用视频内容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王继民;多维计算模型及其在数字系统高层次综合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萍;小波网络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2 章华蔚;进化测试在嵌入式汇编的嵌套分支结构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学美;基于探测车辆的道路识别和交通灯状态估计的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秦强;基于基追踪、波形匹配和支持向量机的往复式压缩机气阀故障诊断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冯玉婷;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式匹配系统优化技术[D];苏州大学;2011年

6 曹贤文;FGFR1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靶标识别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清;具有资源约束的单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蒋冬初;遗传算法及其在函数优化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9 廉捷;贝叶斯网络构造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继丽;聚类融合算法研究及其在电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86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386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