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EPON设备与软交换对接常见障碍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1 14:09
【摘要】:针对NGN网络中EPON设备与软交换SS对接中的各类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并根据障碍实例对处理思路、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从系统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sums up all kinds of key problems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PON equipment and softswitch SS in NGN network,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ing idea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obstacle example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from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信息技术公司;
【分类号】:TN915.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木成,晏宪华,袁鑫昌;软交换设备之间互通的研究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5期

2 ;大唐电信软交换设备获得入网证[J];数据通信;2003年02期

3 段世惠;《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修订版)》简介[J];电信网技术;2003年06期

4 段世惠;软交换设备测试简介[J];电信网技术;2003年07期

5 张俭;;软交换组大网技术探讨[J];有线电视技术;2006年05期

6 刘洁;;软交换双归属容灾技术在武汉电信组网中的应用[J];电信技术;2007年03期

7 钱蕾;施亚男;张艳;;软交换双归属方案探讨[J];数据通信;2007年01期

8 许盛宏;;中兴软交换双归属容灾原理与应用的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10年09期

9 唐忠伟;;软交换设备自动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江苏通信;2011年05期

10 熊有福;尹凯臻;齐建红;;固定网络软交换扁平化实施[J];电信技术;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平;侯慧峰;;提高软交换用户割接成功率[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邢小良;;NGN中被叫路由选择的解决方案[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邢小良;;新的NGN网络结构[A];200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林博文;;中兴软交换设备如何对媒体流精确抓包[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5 徐正清;;B200组网与安全的思考[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比;袁鑫昌;;带有“池”机制的双归属软交换解决方案[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陈斌;;软交换IP化后信令跟踪方式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张庚;苏斓;丁慧霞;汪洋;李红梅;;软交换设备SIP测试方法研究[A];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王睿;毛谦;;优化软交换中综合接入媒体网关报文处理的实现[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程燕玲;;浅谈软交换SIGTRAN协议及其在MSG9000中的数据实现[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软交换组大网技术探讨[N];人民邮电;2004年

2 本报记者 林子;成功的软交换分而治之[N];通信产业报;2002年

3 李军;中国移动建成全球最大软交换网[N];人民邮电;2004年

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顾维青;中兴固网3G软交换策略演进[N];通信产业报;2005年

5 林俐;走出NGN围城[N];通信产业报;2005年

6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李海花;五大技术确保NGN应用前景[N];通信产业报;2004年

7 黎藜;技术和商用模式仍将影响NGN发展[N];人民邮电;2004年

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张文隽邋沈雷;软交换与承载网关联性故障分析及应对[N];人民邮电;2008年

9 文;UT斯达康软交换全球领先[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IP电话与软交换[N];网络世界;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晓东;基于双归属的分布式软交换设备的高可用性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宋亚丽;河南移动11期软交换设备优化和容灾测试[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周荣;基于信令代理的软交换设备改进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郝秋林;基于NGN的IP Centrex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刘凯;下一代网络软交换设备设计与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建辉;基于SIP协议的软交换的研究和开发[D];浙江大学;2002年

7 廉玉玺;基于TCP/IP技术的软交换设备对现有固定电信网络的改造[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沈文光;广东移动2G网络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宫云平;大容量边缘接入控制器安全组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蒋江飞;大庆油田通信固网智能升级技术[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2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12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