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多信道MAC协议

发布时间:2019-02-21 20:55
【摘要】: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内部节点干扰和外部Wi Fi网络干扰引起的服务质量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多信道MAC协议DM-MAC.首先,通过3次握手机制和分布式计算方法为网络内节点分配初始信道.其次,构造拉丁跳频矩阵,节点根据初始信道号在矩阵中选取对应的跳频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状态转移图调整每个信道在跳频序列中的位置.当可用信道数量发生变化时,根据信道状态转移图生成新的拉丁跳频序列.最后,利用网络仿真软件NS2对DM-MAC通信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Mu CHMAC协议相比,DM-MAC能够有效地降低突发流量传输时内部节点间的干扰,以及外部Wi Fi干扰源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的影响.同时,该协议改善了平均端到端延时和数据延时上限性能指标,提升了网络服务质量.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QoS degradation caused by internal node interference and external Wi Fi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dynamic multi-channel MAC protocol DM-MAC. is proposed. First, the initial channel is assigned to the nodes in the network by the three handshake mechanism and the distributed computing method. Secondly, the Latin frequency hopping matrix is constructed, and the node selects the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hopping sequence in the matrix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channel number. On this basis, the position of each channel in frequency hopping sequence is adjusted by state transition graph. When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channels changes, a new Latin frequency hopping sequence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 state transition graph. Finally, the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NS2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f DM-MAC.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Mu CHMAC protocol, DM-MAC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internal nodes during burst traffic transmiss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Wi Fi interference sour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tocol improves the average end-to-end delay and data delay upper bound performance index, and improves the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6031)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LX_0130)
【分类号】:TN929.5;TP21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学治;徐贵森;刘玉涛;刘春红;;多信道认知用户饱和吞吐量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2 周义海;;计算机控制的多信道光纤测试系统[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5年04期

3 刘焕平,杨义先;双环型多信道光纤通信网路由选择[J];通信学报;1999年S1期

4 李新权,谷春厚,李宇;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系统在防汛通信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9年01期

5 王玉博;王呈贵;李超;黄蒙蒙;于海莉;;多信道无线系统中时频机会频谱接入改进算法[J];军事通信技术;2013年03期

6 何宪文;高俊;屈晓旭;单鸿昌;;多信道射频信号相位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通信技术;2014年05期

7 廖守锋;高国庆;;无中心多信道选址 移动通信体制的创新研究[J];中国电子商情;2004年Z3期

8 宋谱;牛凯;许文俊;贺志强;吴伟陵;;用于多信道路由的完全编码意识判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朱斌;;多信道指挥车市场应用前景介绍[J];数字通信世界;2011年11期

10 张数强;;多信道无线通信系统中单片机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俊华;缪国新;;建新矿矿用多信道无线应急调度通讯系统及其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吕浩;王旭飞;唐劲天;;多信道经颅磁刺激线圈阵列的计算机仿真与电流组态优化[A];2008年医疗仪器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黄川;郑宝玉;;异构网络融合中多无线电多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挺;赵东风;丁洪伟;;多信道多业务并行冲突分解算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黄鑫;冯穗力;庄宏成;;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的跨层公平资源分配[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余志如;潘锦;杨德强;;基于电磁理论时间反演技术的分时多信道丛林目标探测系统[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冯显杰;;二类用于产生多信道光源的取样光纤光栅[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托列别克·赛买提;山拜·达拉拜;毛莉萍;张国珍;尤努斯·艾沙;;复杂信号系统中干扰的来源、模型及检测[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兴晗;盖优普;侯煜;郭易;;多信道切换技术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赵传信;王汝传;黄海平;;Ad hoc多信道技术及安全性分析[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晓涛;对讲机市场传统格局将被打破[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剑明;多信道互干扰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苗长云;有限用户多信道共用系统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杨德强;隐藏目标时域多信道探测系统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李昀照;多信道无线自组网速率控制与信道切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礼;多接口多信道多跳无线网络资源管理与广播机制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秦绍华;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高广恩;多信道优化算法及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史春光;无线Ad Hoc网络跨层协同和多信道MAC协议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吕劲松;多信道数据广播系统的实时多数据项请求调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冯小龙;矿井无线Mesh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勇;多信道自组织网络容量和路由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小强;基于多信道多接口无线Mesh网络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阮志博;面向容量扩展的无线传感网多信道调度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彬;无线Mesh网多接口多信道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赵三谦;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春明;异构多接口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秦彬;多信道多跳无线网络广播机制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标;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多信道快速接入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吴斌;多信道全光码型转换的串扰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吴敬敬;无线自组织网络多信道路由协议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27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27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