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正负液晶在FFS中的比较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2 14:06
【摘要】:现在对于广视角技术,特别是IPS和FFS的显示模式,由于正性液晶和配套材料技术的成熟性和材料本身的稳定性能,使用正性液晶占绝大多数。但随着对显示器光学性能要求的提高,使用负性液晶的研究逐渐增多,这是由于负性相对正性液晶有较高的穿透率以及较好的画面画质,并能改善颜色偏差。但负性液晶同样也存在诸多缺陷,如需要有较高的驱动电压,存在功耗的问题。另外,实验证明负性液晶使得显示器的残留影像较为严重,材料的稳定性以及其他材料与之搭配性都有待提高。本文通过使用Techwiz软件的模拟和实际样品的测量数据,全面比较了正负液晶在FFS中的光学特性和画质表现,阐述了2种液晶的优缺点,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建议。
[Abstract]:For wide-view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isplay mode of IPS and FFS, the positive liquid crystal is mostly used because of the maturity of positive liquid crystal and matching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itself. Howev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isplay optical performance, the use of negative liquid crystal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which is due to the negative relative positive liquid crystal has a higher penetration rate and better picture quality, and can improve the color deviation. But the negative liquid crystal also has many defects, such as high driving voltage and power consumption. In addition, it is proved that negative liquid crystal makes the residual image of the display more serious,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matching ability of other material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is paper,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picture quality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quid crystals in FFS are compared comprehensively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of Techwiz software and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actual sampl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kinds of liquid crystals are expounded,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昆山市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分类号】:TN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兆颜,宣丽,杨柏梁,黄锡珉,张金宝;光控取向弱锚定表面的液晶分子排列[J];液晶与显示;2000年01期

2 白石;王延峰;黄敏;冷长林;贾勇;金春梅;;LCD触控感应技术发展趋势(英文)[J];液晶与显示;2010年04期

3 李永忠;纪伟丰;周炎宏;;STN-LCD残影显示的原理分析及实验研究[J];液晶与显示;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琴;李亚宁;;触摸屏技术研究及市场进展[J];信息记录材料;2012年01期

2 李钧;谷灵康;;基于MCU的红外多点触摸屏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19期

3 李钧;;一种新型红外多点触摸识别算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年09期

4 刘文娇;杨铁梅;张哲;;基于S3C6410的触摸屏数据采集算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年01期

5 李联益;;TFT-LCD液晶显示技术与应用[J];韶关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彭增辉 ,于涛 ,乌日娜 ,鲁兴海 ,阮圣平 ,宣丽;光敏小分子单体链聚合诱导液晶分子排列的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3年01期

7 于涛 ,彭增辉 ,阮圣平 ,张力 ,乌日娜 ,宣丽;光控取向技术在塑料基板的应用[J];液晶与显示;2003年01期

8 于涛 ,彭增辉 ,乌日娜 ,阮圣平 ,张力 ,宣丽;光敏聚酰亚胺(BTDA-TMMDA)的光控取向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3年02期

9 于涛 ,彭增辉 ,阮圣平 ,宣丽;双酚A双肉桂酸酯光控取向膜[J];液晶与显示;2003年06期

10 彭增辉 ,于涛 ,胡立发 ,刘永刚 ,阮圣平 ,鲁兴海 ,宣丽;光敏自组装单层膜用于液晶光控取向的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彪;;基于LPC2138的TFT触摸屏人机交互模块设计[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兵兵;电容式多点触摸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秋云;手机网页浏览器中触摸手势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龚海锋;基于多点触摸的自然手势识别及人机交互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任俊俊;林业野外作业数据采集系统基础平台设计及稳定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5 石峰;应用于触摸控制芯片的流水线ADC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呈贵,李继忠,李永忠,温德波,高生;静态驱动液晶显示器设计参数对液晶层电压的影响[J];现代显示;2000年01期

2 梁兆颜,闫石,宣丽,杨柏梁,黄锡珉,谢景力,张彦杰,赵英英,张金宝;一种用于液晶分子取向排列的紫外光聚合物PV_4研究[J];液晶与显示;1999年04期

3 刘呈贵,李永忠,高升;PI厚度对LCD功耗电流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2000年01期

4 李永忠,温德波;影响LCD显示质量的因素[J];液晶与显示;2003年01期

5 张武勤;;液晶面板PI层电荷累积和释放过程分析[J];液晶与显示;2010年03期

6 李文波;徐征;张卓;王刚;邵喜斌;刘宏宇;李云飞;;微胶囊电泳显示与TFT-LCD之比较分析[J];液晶与显示;2010年04期

7 田园;张亚星;孙玉宝;;取向层厚度对液晶层分压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2010年04期

8 刘呈贵,童纪雄;TN LCD字朦的盒内因素[J];液晶与显示;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廖汉忠;;一种激光头底座组件综合光学特性检测方法[J];记录媒体技术;2010年04期

2 王元庆;机载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分析[J];现代显示;2002年01期

3 饶丰;叶志清;刘鸿娟;;亚微米纤芯光纤芯径大小与光学特性的关系[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2期

4 毛宏霞;南华;马静;董雁冰;吴开峰;;姿态运动对空间目标光学特性的影响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2期

5 周爱;苑立波;;倒锥透镜型塑料光纤连接器光学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6年09期

6 邓小芳;周胜源;林基明;;水下光通信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光通信技术;2009年06期

7 项颖;;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器的光学特性[J];光电子技术;1993年02期

8 ;液晶衍射光栅[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72年03期

9 寇仲元;;大屏幕彩色电视机[J];电子技术;1964年01期

10 甄洁,刘维亭;蓝绿激光下行通信云层信道特性研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毛联波;乔艳冰;;一种用于增加制程范围的新型FFS液晶显示器件结构[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2 ;特别致谢[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春晖;张建;李明卓;王骐;;激光气象雷达多次后向散射回波信号特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苑立波;;倒锥透镜型塑料光纤端技术研究进展[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昀;;长途光通信工程光缆指标测试的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饶云江;;新型长周期光纤光栅及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发云;郭奕珊;张华;刘玲滕;;裸眼立体显示光学测试技术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8 黄朝晖;薛冰;熊昌国;李明武;;军用加固液晶显示器技术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卢庆儒;高速光纤传输应用中元件技术趋势(3)[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2 恒风;LED电视真的来了?[N];消费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雪松;用于抗激光致盲的氧化钒薄膜制备及光学相变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刘兆伦;光子晶体光纤的光学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燕山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爱;塑料光纤连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初单萍;基于光学共振的微结构系统的光学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孙春媛;水下短距离可见光通信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关春颖;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分析与结构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高飞;激光雷达精细探测大气气溶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国廷;亚波长金属光学天线的设计及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张冰;地基与星载激光雷达探测青岛地区大气消光特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林世宪;新型场致发射显示器测试技术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9 王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驱动与光学特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昭;基于1.06μm激光雷达的大气消光特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3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3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