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智能手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终端

发布时间:2019-03-16 14:16
【摘要】:群测群防作为一种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手段愈发受到重视,针对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存在的监测信息逐级传递不及时、信息"失真"等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分析了Android系统的Socket无线通信API和位于不同内网节点进行双向通信的条件,设计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群测群防终端软件架构,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以公网服务器作为信息转发端,设计了基于TCP协议的信息转发机制,实现了"智能手机终端-公网服务器-内网PC(监测平台)"的3级通信,保证了监测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于通信过程控制,在应用层设计了良好的通信机制和数据封装机制,能够大大减少数据传输量和数据传输时间,提高通信效率。实际应用表明:无论是GPRS移动通信还是VPN网络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的便捷录入与高效稳定传输。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means of geological hazard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group monitoring group preven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view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monitoring information in our country's geological hazard group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work, such as the failure to transmit th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tep by step in time and the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sign method and realization technolog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group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smart pho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s of two-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Socke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I of Android system and different internal network nodes, designs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of group test group prevention terminal based on smart phone, adopts GPR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akes the public network server as the information forwarding terminal. The information forwarding mechanism based on TCP protocol is designed, and the three-level communication of "smart phone terminal-public network server-intranet PC" is realized, which ensures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for communication process control, a goo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data encapsulation mechanism are designed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shows that no matter the GPRS mobile communication or the VPN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system can realize the convenient input and efficient and stable transmission of the geological hazard group survey and prevention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025015)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科学研究计划课题(黔国土资地环函[2010]39号)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SZ0168)资助
【分类号】:P694;TN929.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东五省一市“土地电”技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1年01期

2 郑朗荪;郑传贝;;临沂地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概况[J];国际地震动态;1983年12期

3 金紫薇;胡诚;杨秀生;刘涌梅;张来平;;安徽省地下水观测及群测群防管理信息系统[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四川省地震局召开群测群防地震工作座谈会[J];四川地震;1982年01期

5 陈义兰;;福建省地震局群测群防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初探[J];国际地震动态;1987年10期

6 江在雄;;1970~1976年四川地震群测群防实践[J];四川地震;2007年01期

7 王国治;柴保平;宋守全;张洪由;;全国群测群防地震会议暨全国地震科普作品评比结果概况汇编[J];国际地震动态;1986年03期

8 徐好民,陈彪;防疫与防震[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4期

9 张延伟;;禹州市荣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称号[J];资源导刊;2010年01期

10 方苗;祁元;张金龙;;基于WebGIS的兰州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化[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仪器的研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2 刘转玲;郝何龙;;城市社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之管见[A];山西省地震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刊[C];2005年

3 叶军;;资兴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探讨[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怡学;王勇;王延霞;王焦娇;;唐山、海城大地震再认识[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汪成民;;开创全面研究震水关系的新时期(综述)[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6 施伟忠;;湖北省2004年地质灾害回顾及2005年主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A];2005年湖北省减轻自然灾害白皮书论文集[C];2004年

7 陆新;王凯;;凉水井滑坡的应急防治措施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8 李蕾;米济;;地市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基本走势[A];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C];2002年

9 许宗珍;;福建省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对策[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任洪玉;赵健;;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灾害现状与预警系统建设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瑜;地质灾害预防:群测群防的“人民战争”[N];科技日报;2008年

2 沈晓丹;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成未来工作重点[N];成都日报;2010年

3 韩新明 蔡卉;国土部门防治地质灾害“五到位”[N];太行日报;2010年

4 杨三军 陈健 陆倩 黄葛炎 王旺声 谢逢福;强化地灾治理 确保群众安全[N];中国矿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蒋贵友;让幸福永驻青山绿水间[N];云南日报;2009年

6 湖南省益阳市国土资源局 胡能灿;重建家园:规划先行 服务跟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记者 康君;拉网式排查地质灾害重点区域[N];雅安日报;2010年

8 曾禾;水环地调中心新获四项专利[N];中国矿业报;2009年

9 李绍荣;辽市所:设立53个地灾监测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记者 王文昭;陕西着力提升突发地灾应急能力[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蒋锐;昆明市斜坡灾害预警信息生成机理及服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朝阳;滑坡监测预报效果评估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2年

4 夏添;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预警减灾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琳;略阳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及典型群测群防点致灾效应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赵振山;汉阴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群测群防体系建议[D];长安大学;2013年

3 李曼;北京市郊区乡镇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化减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4 加依娜尔;完善昌吉州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的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丁富雄;云南省地方地震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任凯珍;北京地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2441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441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