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弱安全网络编码的改进方法

发布时间:2019-08-06 09:23
【摘要】:改进了弱安全网络编码。为提高网络编码的安全性,利用流密码防止窃听,利用纠错码防止污染,将二者结合,则可以达到同时防止窃听和污染的目的。在攻击者可以窃听网络任意信道和污染指定数量比特的情况下,仍达到弱安全的要求由信源向信宿安全无误地传输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普通的网络编码相比,仅多用很少时间即令网络编码的安全性大为提高,较好地保护了信息。
【图文】:

,一种弱安全网络编码的改进方法,王玉辰;褚丽莉;曹灵莉;李闯;《信息通信》;2015年12期;,


65受限,是因为传统方法中M只能向D1和D2发送S1或S2传输来的单一的信息,而网络编码通过在节点M和D1、D2进行运算,达到了组播的最大值。图1一个简单的网络编码例子然而网络编码中,窃听方式与xor位流概念的混合可能会引发对安全性的担忧。为提高安全性,同时不过分增加节点的计算,这里将密码学中的流密码和信道编码中的纠错码应用于网络编码。现代密码学认为,除密钥外,其余都可为人所知,这里假设密钥是不会为人所知的。具体过程如下:(1)密钥生成分配阶段。在M点生成密钥K,M将K传输给S1、S2和D1、D2。(2)加密后进行信道编码。此阶段在信源完成,也就是本文开头说的编码操作增加了发送时延。在S1和S2点,对信息进行加密后,再进行信道编码。(3)通过窃听污染信道和进行网络编码。这里假设污染只发生在(S1,D1)和(S2,D2)上,M对两个信源传输来的消息进行网络编码后发送给两个信宿。(4)信道解码。利用纠错码,D1和D2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纠错。(5)解密出原始信息。D1和D2对纠错后的消息进行解密,还原出原始信息。通过一次发送,信宿D1和D2收到了信源S1和S2各自发出的信息,利用网络编码实现了组播。在S1和S2点加密后进行信道编码,使信息可以安全地通过窃听污染信道。当密钥流完全随机时,该体制就是一次一密体制,香农曾证明它是不可破译的[7],而此处流密码的产生正是随机的。当网络较大时,流密码可保证各个节点的安全,,其“一次一密”的随机性可使各个节点的密钥互不相同。这样(S1,D1)和(S2,D2)两条信道上的加密消息就几乎与信源发出的原始消息没有任何相关性。这?

,一种弱安全网络编码的改进方法,王玉辰;褚丽莉;曹灵莉;李闯;《信息通信》;2015年12期;,


65受限,是因为传统方法中M只能向D1和D2发送S1或S2传输来的单一的信息,而网络编码通过在节点M和D1、D2进行运算,达到了组播的最大值。图1一个简单的网络编码例子然而网络编码中,窃听方式与xor位流概念的混合可能会引发对安全性的担忧。为提高安全性,同时不过分增加节点的计算,这里将密码学中的流密码和信道编码中的纠错码应用于网络编码。现代密码学认为,除密钥外,其余都可为人所知,这里假设密钥是不会为人所知的。具体过程如下:(1)密钥生成分配阶段。在M点生成密钥K,M将K传输给S1、S2和D1、D2。(2)加密后进行信道编码。此阶段在信源完成,也就是本文开头说的编码操作增加了发送时延。在S1和S2点,对信息进行加密后,再进行信道编码。(3)通过窃听污染信道和进行网络编码。这里假设污染只发生在(S1,D1)和(S2,D2)上,M对两个信源传输来的消息进行网络编码后发送给两个信宿。(4)信道解码。利用纠错码,D1和D2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纠错。(5)解密出原始信息。D1和D2对纠错后的消息进行解密,还原出原始信息。通过一次发送,信宿D1和D2收到了信源S1和S2各自发出的信息,利用网络编码实现了组播。在S1和S2点加密后进行信道编码,使信息可以安全地通过窃听污染信道。当密钥流完全随机时,该体制就是一次一密体制,香农曾证明它是不可破译的[7],而此处流密码的产生正是随机的。当网络较大时,流密码可保证各个节点的安全,其“一次一密”的随机性可使各个节点的密钥互不相同。这样(S1,D1)和(S2,D2)两条信道上的加密消息就几乎与信源发出的原始消息没有任何相关性。这?
【作者单位】: 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TN915.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繁;;网络编码技术原理及应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姜邱;;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9期

3 杨蕊;;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5期

4 付琳;付志雄;;网络编码理论与研究方向[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年01期

5 崔凯;王丽;;网络编码技术及其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6 付琳;付志雄;;网络编码研究[J];科技资讯;2007年07期

7 付琳;周亮;李少谦;;网络编码的研究进展[J];电信科学;2007年05期

8 陶少国;黄佳庆;杨宗凯;乔文博;熊志强;;网络编码研究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04期

9 覃团发;廖素芸;罗会平;;无线Mesh网络中网络编码的文件共享模型[J];电讯技术;2008年05期

10 王静;赵林森;刘向阳;王新梅;;无线网络中一类多播网络的网络编码[J];计算机科学;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国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全国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沈丽丽;侯春萍;杨家琛;;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信息交换[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佳庆;李挥;;网络编码理论研究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李令雄;龙冬阳;;一个非多播网络上网络编码可解性的证明[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李世唐;郑宝玉;;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两用户协作[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付子义;宋昀;;网络编码技术研究[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波;;基于网络编码的移动通信技术[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9 王伟;岳殿武;;协作中继网中的复数域网络编码[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佳庆;王亮;张惕远;程文青;;有环网络中卷积网络编码的码构造算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网络编码将引发下一代网络革命[N];网络世界;2007年

2 Patrick Nelson 编译 刘贝贝;TCP/IP将死?[N];计算机世界;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义;编码分组网络的效用最大化及网络编码在应用方面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宋谱;基于广播优势的无线网络编码系统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黄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通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宁;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郝琨;网络编码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瑞米;双源网络编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蒲威;无线环境下的网络编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婧W

本文编号:2523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23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4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