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一种基于双码本结构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方案

发布时间:2019-10-15 11:55
【摘要】:针对基于单码本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有限反馈系统中反馈精度不高的缺点,基于信道容量匹配准则,结合Givens旋转,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码本结构的有限反馈预编码方案。本方案中,预编码矩阵V表示成两个矩阵相乘的形式:V=FG,其中,F基于最大信道容量准则从DFT码本选择,而G则基于均方误差迹最小准则从Givens变换码本中选择,使得等效的MIMO信道实现近似对角化。用户端根据选择的最佳预编码矩阵F_(opt)和G_(opt),并将对应的码本索引反馈到基站(BS)端,基站端根据码本索引恢复预编码矩阵F_(opt)和G_(opt),确定最终的预编码V_(opt)=F_(opt)G_(opt),进一步根据最小弦距离最大化准则,从X个待调用户中选择K个用户调度。由于本方案提出的双码本结构通过两次码字选择匹配信道,从而达到提高反馈精度的目的。仿真表明,相比于传统单码本的预编码技术,本方案使得系统的容量得到明显提升。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4ZX03001009-003)~~
【分类号】:TN9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刘珊珊;曹型兵;;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02期

2 徐伟;;浅谈电子通讯的预编码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7期

3 李超;郭丽娜;;电子通讯的预编码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13年19期

4 解芳;袁超伟;程铁铮;;利用干扰提高容量的低复杂度预编码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陶立;;一种电子通讯技术的预编码解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30期

6 张文;龚钢;;抑制小区间干扰的迟延可容忍预编码方案[J];科技通报;2013年07期

7 冉金志;林初善;邵云飞;廖晓闽;;几何平均分解的矢量预编码方案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8 卢鑫;;Closed-Loop MIMO系统线性预编码技术[J];中国新通信;2008年11期

9 郑凤;陈润芊;卢国仙;武穆清;;一种新的非线性预编码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范慧婧;孙长印;卢光跃;;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改进信漏噪比预编码方法[J];电讯技术;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伟;张春阳;邵珠雷;;相关衰落信道中星座预编码和球译码[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邵玉斌;龙华;向凤红;;MIMO通信系统空域维纳预编码器及性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继雄;李有明;周新星;;DSL基于误差符号的自适应预编码算法[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钟俊;彭启琮;;有限比特反馈下OFDM系统的预编码技术[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守贵;陈明;;MIMO系统中基于离散速率集的线性预编码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永明;杨绿溪;;采用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的分层空时传送方式及其迭代接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7 王道彬;米文智;;一种基于TXMMSE预编码的新型OFDM系统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亚东;丛键;王卓镭;;一种基于预编码降低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技术[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新莉;卫星多天线数据传输下水库水情测报编解码技术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黄海洋;无线通信中的多天线预编码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程鹏;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张晨;干扰对齐预编码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许崇斌;基于迭代检测的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6 赵伟;多天线系统中预编码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张瑞;多小区协作预编码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奚家熹;无线通信中的预编码技术[D];复旦大学;2007年

9 褚红发;多天线移动通信系统预编码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刘恒;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抑制预均衡与协作空时预编码[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莉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对齐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粟唐;高速移动场景下LTE下行预编码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田梦;PLC中基于MIMO的预编码技术研究与中继系统性能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高书莹;下行多用户MIMO预编码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荆;大MIMO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及预编码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肖元章;多天线系统中有限反馈预编码的仿真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7 李明瑞;多载波分层空时系统中有限反馈预编码技术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

8 苗旺;中继协作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邱晨;无线通信预编码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高娜;无线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预编码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9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49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