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声源多普勒畸变信号的一种时域校正方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FirdausiD.Irani,吴朝院;先进道旁车辆状态监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国外铁道车辆;2002年02期
2 杨殿阁;罗禹贡;李兵;李克强;连小珉;;基于时域多普勒修正的运动声全息识别方法[J];物理学报;2010年07期
3 刘战存;多普勒和多普勒效应的起源[J];物理;2003年07期
4 杨殿阁,郑四发,罗禹贡,连小珉,蒋孝煜;运动声源的声全息识别方法[J];声学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国柱,李林,杜安;普通情况下的多普勒效应表达式[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眭聿文;;普遍洛仑兹变换下的多普勒公式的讨论[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3 石猛;王建中;;能量法测量声波多普勒效应[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4 石友彬;;动态散斑与多普勒效应的对比分析[J];光散射学报;2007年02期
5 石友彬;;动态散斑与多普勒效应相互联系的分析[J];光学技术;2007年05期
6 胡成华;;光的粒子性与多普勒频移[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时胜国;郭小霞;王佳典;胡博;杨德森;;矢量阵测量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的运动声源识别方法与实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高印寒;周晓华;杨开宇;梁杰;马喜来;;基于小波分析的声全息识别运动声源的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5期
9 李龙;樊养余;张政伟;谭庆贵;;多普勒效应下星间光通信系统的仿真性能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9年01期
10 蒋伟康,万泉;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机械强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哲;陈日林;罗伦楷;杨亦春;;利用平面螺旋阵测量汽车发动机噪声[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铸;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成;单轴各向异性左手材料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武立华;电磁超材料非线性特性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黄伟国;基于振动信号特征提取与表达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李兵;运动汽车声场可视化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陈晓东;近场平面声全息的测量和重构误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7 周晓华;运动噪声源识别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海滨;循环平稳声场的非共形面近场声全息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素萍;电磁波在左手材料平板波导中的传输[D];上海大学;2009年
10 时洁;基于矢量阵的水下噪声源近场高分辨定位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华;基于FPGA的测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振山;基于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水下运动噪声源定位识别[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梦英;半空间运动目标声源全息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锋;卫星多普勒频率测量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D];中南大学;2011年
5 顾宗海;基于RSSI测距的室内定位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杨海青;基于多普勒效应的金属探测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于耀东;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刘昀强;利用显微激光多普勒技术测量微悬臂梁的机械特性[D];天津大学;2005年
9 郭扬;移动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多普勒效应分析及其解决方案[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华;新型光电防盗报警系统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海滨;万泉;蒋伟康;;HELS法在循环平稳声场全息重建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2 杨殿阁,郑四发,李愈康,连小珉,蒋孝煜;用于声源识别的声全息重建方法的研究[J];声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刘锋,杨殿阁,郑四发,连小珉,蒋孝煜;利用声全息方法识别噪声源问题中声源幅值修正的研究[J];声学学报;2002年03期
4 杨殿阁,郑四发,罗禹贡,连小珉,蒋孝煜;运动声源的声全息识别方法[J];声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树梁,袁起,何佩坤,毛二可,秦忠宇;宽带线性调频雷达信号多普勒效应分析与处理[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4期
2 江飞虹;王学勤;原帅;;激光微多普勒效应探测系统[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8年03期
3 何玮;刘昭度;王斌;崔海峰;;汽车ACC雷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雷达;2007年09期
4 徐涛;高鲁生;;浅析地面无线标清数字电视固定接收的现实意义[J];现代电视技术;2007年12期
5 刘晨;郭辉;王大鸣;;一种抗多普勒效应的改进LMS算法[J];通信技术;2008年10期
6 程敏;;WCDMA高铁多普勒效应影响及对策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1年07期
7 江帆;侯军华;;脱靶量指示器多普勒信号发生器的设计[J];无线电工程;1987年03期
8 王钠,郭留河;多普勒效应与MTI雷达[J];现代物理知识;2000年S1期
9 阮敏,罗代升,陈默,陶德元;SAR成像系统中多普勒中心频率f_D和模糊数m的估计[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马猛;杨玉丽;焦秉立;;快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符号长度的最优化设计(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朴燕;丁铁夫;陈宇;金圣经;;平板视频显示的周期性非均匀时钟校正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张海洋;王景峰;赵长明;杨苏辉;;固体相干激光雷达多普勒测速实验[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3 张东和;萧佐;;GPS信号的多普勒效应[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李富伟;翟守忠;胡凤忠;;基于DSP的雷达测速信号的数据处理[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刘小洋;邵玉斌;李静叶;;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农村信息化分析[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魏孝红;;高速铁路覆盖解决方案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隋天宇;李宇;袁兆凯;黄海宁;张春华;;OFDM系统中一种载波频率偏移估计与补偿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8 马登永;杨克虎;杨军;;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运动声源的定位与跟踪[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9 文斐;高昕;梁福田;金革;;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A];第十五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丁康;钟舜聪;;通用的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方法[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华为技术 刘平;解码无线通信“风语者”[N];通信产业报;2006年
2 田地;“无声岗哨”监视目标神鬼不觉[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 杨骅;TD-SCDMA技术优势面面观[N];通信产业报;2003年
4 曹其玮;数字电视接收DVB-T(H)OFDM芯片概述[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5 爱立信网络技术咨询部产品经理 刘浩;四步骤提高网络信号质量[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中国普天 温杨;TD高速干线覆盖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8年
7 小优;NEC投影机LT260K+[N];中国电子报;2004年
8 京信通信无线优化事业部总经理 刘义波;光纤拉远技术解决建站难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淑敏;FM-CW SAR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王洪洋;欠采样环境下的参数估计及阵列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大炜;机载SAR实时处理技术和FMCW-SAR成像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4 陈行勇;微动目标雷达特征提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胡仕兵;超宽带雷达脉冲压缩信号数字产生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谢玉堂;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载波同步及天线校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刘明罡;5.8GHz通信系统阵列天线设计与校正[D];清华大学;2009年
8 苏晓宏;海杂波的特性分析与目标检测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李彦兵;基于微多普勒效应的运动车辆目标分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杨志群;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丹丹;无线电自寻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05年
2 董立珉;变速率星间射频通信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陈爱武;微多普勒效应分析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浩杰;基于神经网络的音频频带扩展算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5 董晶;Φ200mm微多普勒效应激光雷达相干探测系统及实验研究[D];烟台大学;2012年
6 高如鹏;数字阵雷达的宽带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胡艳辉;基于循环相关的复合系统多普勒频移抑制模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王鑫;X波段多普勒测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丽华;多普勒雷达测速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军虎;无源定位系统中的参数测量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68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568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