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阶色散与五阶非线性效应对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图文】:
图 1.2 综合使用光学补偿和数字电路补偿的传输系统[7]。Coherent detection with polarizationdiversity:偏振多样性的相干检测,ADC:模拟数字转换,DSP based CD Equalization: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色散均衡。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需分别研究光学、数字电路色散补偿技术对高速光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2012 年,BSG Pillai 等人研究了波分复用传输系统中数字电路补偿与基于光纤的补偿之间的能量损耗[7],传输系统的结构如图 1.2 所示。结果表明,数字电路补偿与传统的光学补偿的效率相差不大,其大小依赖于波分复用信道的数目以及用于补偿DCF 损耗器件的功率。图 1.3 直接探测系统示意图[8]。Tx DSP:发送端数字信号处理,Rx DSP: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CD:色度色散,Mod DSP:调制数字信号处理,DeMod DSP:解调数字信号处理,E/OConversion:电光转换,O/E Conversion:光电转换。与传统色散补偿方案相似,数字电路补偿模块可放置在发射端和接收端。2017 年,
第一章 绪论图 1.2 综合使用光学补偿和数字电路补偿的传输系统[7]。Coherent detection with polarizationdiversity:偏振多样性的相干检测,ADC:模拟数字转换,DSP based CD Equalization: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色散均衡。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需分别研究光学、数字电路色散补偿技术对高速光信号传输性能的影响。2012 年,BSG Pillai 等人研究了波分复用传输系统中数字电路补偿与基于光纤的补偿之间的能量损耗[7],,传输系统的结构如图 1.2 所示。结果表明,数字电路补偿与传统的光学补偿的效率相差不大,其大小依赖于波分复用信道的数目以及用于补偿DCF 损耗器件的功率。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29.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鸣华;那仁满都拉;斯仁道尔吉;;三个五阶非线性方程的精确解[J];大学数学;2015年04期
2 钟先琼;向安平;罗莉;李旭;;三五阶非线性下光纤中脉冲对的啁啾和频谱[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3期
3 孙武军,侯霞;关于四阶和五阶非线性系统不稳定性的新结果[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郭苏鲜;一类五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讨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5 王永祥;;光纤五阶非线性对高斯脉冲的压缩影响[J];激光杂志;2008年02期
6 岳进;;正五阶非线性下啁啾超短脉冲相互作用的研究[J];激光杂志;2014年10期
7 钟先琼;陈建国;李大义;;色散缓变光纤中五阶非线性调制不稳定性[J];激光技术;2006年01期
8 岳进;;五阶非线性对源啁啾皮秒孤子传输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岳进;;正五阶非线性对飞秒孤子传输的影响[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毛长丹;王锦丽;;光纤中五阶非线性效应对暗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钟先琼;向安平;;五阶非线性下脉冲时延对双脉冲啁啾和频谱的影响[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钟先琼;向安平;罗莉;李旭;;三五阶非线性下光纤中脉冲对的啁啾和频谱[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3 李蓬勃;古英;龚旗煌;;五阶非线性与三比特量子相位门[A];第十二届基础光学与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毓英;孙
本文编号:2647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264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