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下行链路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TD-LTE下行链路波束赋形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波束赋形系统模型和算法准则的基础上,给出一种相对传统特征值分解方法有一定简化的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波束赋形过程中复杂度较大且会引起系统延迟的问题。根据TD-LTE系统物理层协议规定生成信号源并进行建模,通过搭建完整的赋形链路来获得波束赋形的加权系数。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对传统的基于QR分解的特征值分解算法和简化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的仿真条件下,简化后的算法能够在保持一定精度的基础上,将把复杂度降低为原来的1/60。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光波技术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全光网络与现代通信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光通信 赋形算法 仿真分析 TD-LTE 加权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36003)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29.5
【正文快照】: 1引言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作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一种关键的下行传输技术,在消除小区间干扰和提高小区边缘用户性能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TD一LTE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波束赋形可以利用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获得信道信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洪峰,曾召华;TD-SCDMA系统下行波束赋形技术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代新冠;曾召华;;TD-SCDMA下行波束成形技术研究[J];江西通信科技;2007年01期
2 代新冠;曾召华;;TD-SCDMA下行波束成形技术研究[J];科技广场;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峗亮;田永春;;TD-SCDMA系统下行链路的智能天线研究[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孔俊霞;TD-SCDMA中智能天线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纪勇;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威;TD-SCDMA系统下行码片级处理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张国强;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算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颖;TD-SCDMA系统的干扰抑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磊;高速环境下TD-SCDMA系统的多普勒频偏估计算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建光;基于特征值的波束形成(EBB)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刘星;WiMAX系统中智能天线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肖伟;TD-SCDMA智能天线的实现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群英,肖先赐,李世鹤;时延角度扩散信道中TD-SCDMA系统下行波束技术[J];信号处理;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强;郑玉甫;;基于混沌的光通信微弱光信号检测模型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尹霄丽;张寅;时安琦;张琦;余重秀;;混沌多值序列用于光码分多址系统的性能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8年05期
3 卢麟;郑吉林;韦毅梅;陈鹏;蒲涛;李玉权;;超结构光纤光栅时域相位编解码器的半边带应用[J];中国激光;2009年11期
4 钱银博;张敏明;刘德明;邓磊;杨康;;HPON突发模式AOWC的输入范围扩展方法[J];光通信研究;2010年04期
5 郭彬;樊迅;曹伟;李亚麟;蒋智宁;;八天线TD-LTE系统的波束赋形算法分析[J];电讯技术;2010年08期
6 李颖;王银莲;张玉起;;浅谈全光网络技术及其发展前景[J];今日科苑;2007年14期
7 李波;范伟;何超;吴晗平;;光通信用自聚焦透镜耦合损耗的研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9年04期
8 林文学;许新华;宋振云;胡昌杰;沈平;;高职光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光通信研究》1980——1982年索引[J];光通信研究;1982年04期
10 常世强;;光缆数字通信传输网监控系统[J];电信科学;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栋;;定点DSP实现均衡的算法改进与仿真[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2 杨鹏;袁占亭;王继曾;;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SIP的时延分析[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晓丽;王建元;李辉;党国营;;双向工频通信上行信号在配电网中的仿真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4 胡文静;袁嗣杰;;通信侦察信道的建模与仿真[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琦玮;;不同调制码型偏振模色散性能的仿真分析[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陈玉华;胡新川;张生;陈欣伟;;3G网络规划准确度的基础——传播模型和数字地图[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宇;邓晓;;基于小波分析的RFID信号调制识别[A];第二十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彪;李景春;沈国勤;;TD-LTE系统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分析方法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剑晴;;接触非线性对电子机柜静拉力测试仿真分析的影响[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梁庆华;;液晶技术在光通信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超;日将开发“可见光通信”高速传输系统[N];科技日报;2006年
2 ;光通信厂商各放异彩[N];通信产业报;2002年
3 ;通产年度推荐:六个光通信方案[N];通信产业报;2003年
4 报道员 周谷风;德国科学家刷新LED可见光通信数据传输纪录[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在调整中寻求突破[N];人民邮电;2002年
6 陈德智;国内光通信驶上快车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7 ;朗讯光通信实力雄厚[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记者 张可喜;日大容量远距离光通信实验成功[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黄维佳 刘志伟;光通信单波超长距离创新纪录[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1年
10 本报编辑部编译;光通信开创真正的宽带时代[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谦;应用于光通信的平面波导器件和液晶器件若干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盛钟延;光通信中集成蚀刻衍射光栅波分复用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邹喜华;光梳状滤波器在光通信和微波信号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丁敬峰;基于GaAs工艺的光通信用新型超高速分接器集成电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郭彦涛;光突发交换网络的QoS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杨力;基于BOC调制的导航信号同步接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黄飞;低轨卫星通信接入与切换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熊伟;Loran-C数字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8年
9 王庆扬;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多用户检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10 罗元;光通信MEMS光开关关键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胜;VDSL传输信道建模与噪声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张伟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QoS路由协议的研究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吴春红;10-40Gb/s光通信和万兆以太网时钟产生及恢复电路的设计[D];东南大学;2004年
4 赵彬言;TD-LTE系统随机接入处理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郭玉斌;TD-LTE上行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及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付承;光通信用高品质晶体元件制造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李韧;TD-LTE系统的无线资源调度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刘洪来;TD-LTE动态仿真系统下行干扰协调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唐兴伟;TD-LTE系统动态仿真链路预算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赵莉;TD-LTE多天线系统下行链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TD-LTE下行链路波束赋形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2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