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传播模型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3 05:40
5G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超高的频谱和能效,高频段具有大的传播损耗、准光学特征,原有的传播模型已经不再适用,本文概述了5G传播模型的选取,以解决现有中低频传播模型无法满足高频段覆盖规划需求的问题,针对3GPP38.901中的传播模型进行分析,并研究几种常用模型,对通道模型进行比较并提出建议,为5G网络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22(19)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UMi场景非视距路损对比图
该对比以3GPP 38.901传播模型为例,分别选取2.6G、3.5G、28G、73G等频段,在各应用场景,传播距离与路径损耗的对应关系图如下图3所示。在UMi、UMa和RMa的非视距场景下,对3GPP 38.901的传播模型在不同频率下进行对比,无论通过模型定义还是根据曲面图都可以得出结论,在距离、挂高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传播频率的不断增加,路径损耗也随之不断扩大。
通过图2,在UMa非视距场景下,3GPP 36.873传播模型的路损是最大的,METIS和3GPP 38.901的计算结果一致性较高,曲线图基本重合,而5GCM CI模型和5GCM ABG模型的路径损耗值比较接近,5GCM CI模型的路损衰减值是几种对比模型中最小的。2.2.3传播模型在不同频率下的非视距路损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Uma-NLOS传播模型的5G NR链路预算及覆盖组网方案[J]. 曾云光,黄陈横. 邮电设计技术. 2019(03)
[2]5G传播模型分析[J]. 江巧捷,林衡华,岳胜. 移动通信. 2018(10)
[3]5G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建模的现状和挑战[J]. 庞立华,张阳,任光亮,王安义,李建东. 电波科学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473163
【文章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22(19)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UMi场景非视距路损对比图
该对比以3GPP 38.901传播模型为例,分别选取2.6G、3.5G、28G、73G等频段,在各应用场景,传播距离与路径损耗的对应关系图如下图3所示。在UMi、UMa和RMa的非视距场景下,对3GPP 38.901的传播模型在不同频率下进行对比,无论通过模型定义还是根据曲面图都可以得出结论,在距离、挂高等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传播频率的不断增加,路径损耗也随之不断扩大。
通过图2,在UMa非视距场景下,3GPP 36.873传播模型的路损是最大的,METIS和3GPP 38.901的计算结果一致性较高,曲线图基本重合,而5GCM CI模型和5GCM ABG模型的路径损耗值比较接近,5GCM CI模型的路损衰减值是几种对比模型中最小的。2.2.3传播模型在不同频率下的非视距路损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Uma-NLOS传播模型的5G NR链路预算及覆盖组网方案[J]. 曾云光,黄陈横. 邮电设计技术. 2019(03)
[2]5G传播模型分析[J]. 江巧捷,林衡华,岳胜. 移动通信. 2018(10)
[3]5G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建模的现状和挑战[J]. 庞立华,张阳,任光亮,王安义,李建东. 电波科学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473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47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