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蜂窝移动通信已经全面进入3G时代的今天, 3GPP、IEEE等标准化组织及其推出的标准如LTE-Advanced、WiMAX(802.16j)正在为了4G标准正掀起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其中,TD-LTE作为中国拥有全部专利权的TD-SCDMA的未来演进方向和3.9G的全球标准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本文针对蜂窝移动通信中长期存在并且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愈演愈烈的小区间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当前主流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案即小区间干扰随机化技术、小区间干扰协调/躲避技术和小区间干扰删除技术,进而对三种主流方案中的主要技术在LTE中的实现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本文研究了LTE中的小区专属加扰技术、小区专属交织技术和软频率复用技术等小区间干扰抑制方案,并对小区专属加扰技术和小区专属交织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推导。 本文根据LTE协议中对其物理层的定义,提出了基于非持续的探测+频率半选择性的调度技术(NPS+FSS)的方案,来实现对小区间干扰的协调与避免。文中详细介绍了NPS+FSS调度的核心技术——NPS+FSS调度技术、SRS/CRS探测技术、信道估计技术和LTE信道CQI测量技术的原理。 本文对信道估计技术、SRS探测技术和NPS+FSS调度技术分别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在LTE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和AWGN信道条件下对多种信道估计技术进行比较,选择了性能最优的信道估计方法。 文章的最后完成了整个NPS+FSS调度技术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NPS+FSS调度技术能够改善小区边缘用户选择的信道的性能,也即成功地协调/躲避了小区间的干扰。本文基于该仿真结果还分析了NPS+FSS调度技术协调/躲避小区间干扰的性能。 本论文以电子科技大学无线通信与嵌入式系统实验室“TDD-LTE eNodeB基带软件项目”为依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3G/B3G LTE 小区间干扰抑制 NPS+FSS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引言13-23
- 1.1 移动通信概述13-15
- 1.2 LTE 简介15-18
- 1.3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简介18-21
- 1.3.1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的发展19
- 1.3.2 几种典型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19-21
- 1.3.2.1 软频分复用19-20
- 1.3.2.2 宏分集技术20-21
- 1.3.2.3 多小区自适应功率分配21
- 1.3.2.4 串行干扰消除-联合检测技术(SIC-JD)21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21-23
- 第二章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分析23-30
- 2.1 小区间干扰随机化技术23-27
- 2.1.1 小区专属加扰技术24-26
- 2.1.2 小区专属交织技术26-27
- 2.2 小区间干扰协调/避免技术27-28
- 2.3 小区间干扰删除技术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非持续探测+频率半选择性调度技术简介30-45
- 3.1 非持续探测+FSS(NPS+FSS)调度的核心技术简介30-32
- 3.2 LTE 中的参考信号简介32-38
- 3.2.1 LTE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分析32-35
- 3.2.2 LTE 下行参考信号简介35-38
- 3.3 信道估计方法比较38-42
- 3.3.1 线性内插估计38-39
- 3.3.2 IFFT 估计39
- 3.3.3 最小二乘估计39
- 3.3.4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39-40
- 3.3.5 性能比较40-42
- 3.4 LTE 信道模型设计与CQI 分级技术简介42-44
- 3.4.1 LTE 信道模型设计42-43
- 3.4.2 信道的CQI 分级技术简介43-44
- 3.5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LTE SRS 参考信号的设计45-56
- 4.1 SRS 发送端设计45-53
- 4.1.1 SRS 发送端处理过程45-46
- 4.1.2 基序列的产生46-49
- 4.1.2.1 ZC 序列46-47
- 4.1.2.2 PN 序列47-49
- 4.1.3 物理资源映射49-51
- 4.1.4 CP 插入51-52
- 4.1.5 MATLAB 仿真52-53
- 4.2 SRS 接收端设计53
- 4.3 功能仿真53-54
- 4.4 本章小结54-56
- 第五章 NPS+FSS 调度技术算法的仿真56-61
- 5.1 NPS+FSS 调度技术算法的设计56-57
- 5.2 仿真结果57-59
- 5.3 本章小结59-61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61-63
- 6.1 结论61-62
- 6.2 前景展望62-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7
- 个人简历及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文军;;LTE承载网解决方案浅析[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1年04期
2 魏克军;徐霞艳;;基于TD-LTE系统的自适应调度技术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1年07期
3 潘武;尹怡辉;李柚;雷达;;基于光载无线技术的LTE系统设计[J];光通信技术;2011年07期
4 魏克军;;LTE语音业务解决方案——CS Fallback技术分析与探讨[J];电信技术;2011年08期
5 程锋;杜金宇;何训;杨鹏;;上网速率感知与业务模式对3G及LTE发展的影响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8期
6 李美艳;;基于LTE技术的高铁无线通信方案[J];广东通信技术;2011年07期
7 史燕明;;标准完善功能再提升PTN规模商用时代开启[J];电信网技术;2011年08期
8 赵飞;朱守正;;一种710MHz LTE天线的去耦合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3期
9 黄翠霞;常芬芬;;LTE专利国际分布及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1年08期
10 常芬芬;黄翠霞;;ETSI披露LTE专利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鹏;;LTE系统的同频干扰的消减方法及比较[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仪鲁男;盛煜;路玮;吕召彪;;LTE技术演进及网络部署策略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一飞;王志平;;LTE技术在火场图像传输应用中的研究探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凤庆;冯征;;LTE和3G互操作对核心网的要求[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艾明;田野;徐晖;;LTE-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使能技术[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赵琦;王海涛;邹光南;;基于LTE空中接口的卫星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研究[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高明;刘太君;叶焱;;基于数字预失真技术的LTE射频功放线性化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王兴林;商蓉蓉;樊绍群;;LTE共站干扰分析与测试[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陈昌;胡纳新;区绍铭;;LTE中PBCH速率匹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张沛;赵正一;刘晓甲;顾畹仪;;LTE无线网络环境下基站业务传输承载需求研究[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双;新加坡电信与阿朗携手试验LTE[N];人民邮电;2009年
2 记者 伊佳;阿朗贝尔实验室全球首演提速LTE[N];通信产业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郭川;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LTE时代中国向电信强国迈进[N];人民邮电;2010年
4 王雷;LTE专利暗战潜流涌动[N];人民邮电;2010年
5 记者谢丽容;电信移动提速LTE产业化[N];通信产业报;2010年
6 记者 李传涛;电信CDMA基站数达30万 重申向LTE演进[N];通信产业报;2010年
7 刘秀荣;欧盟投资研发LTE为4G打基础[N];人民邮电;2009年
8 特约撰稿 陈凯;中国LTE产业化进程提速 政府主导运营商推进[N];通信信息报;2010年
9 上海贝尔 于咏梅;掀起全球LTE网络部署热潮[N];通信产业报;2009年
10 杨建悦;中华电信联合爱立信建设LTE实验网络[N];人民邮电;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荣;LTE系统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刘淑慧;LTE及Macrocell/Femtocell双层网络无线资源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常沛;LTE系统中的干扰管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章辉;蜂窝小区干扰抑制与性能增强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张峻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小区间干扰控制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张大鹏;LTE系统中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虞凯;移动通信系统多址接入干扰与小区间干扰分析与抑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林雁;LTE无线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李立英;认知网络和LTE蜂窝网络中通信资源分配与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玉庆;3GPP LTE下行接收系统的数字信号处理与VLSI实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昕;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玲;LTE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雯鑫;LTE系统的干扰协调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陈慕琼;LTE无线中继网络中频率复用与切换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郑毅;LTE上行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任经纬;LTE上行链路研究及其硬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何婷;基于LTE的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罗成;LTE系统中信道编码的研究及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常波;LTE上行发送端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郑金金;LTE系统上行链路随机接入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LTE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6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