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向多发多收SAL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5 14:43
目前在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简称SAL)成像技术的发展上,单发单收SAL成像技术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单发单收SAL成像技术中,方位向高分辨率与距离向宽测绘带是制约关系。在实际应用中,SAL中的单发单收技术不能满足需求,因此,SAL系统大测绘带成像技术的研究是使SAL技术从理论走向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SAL单发单收系统上,作参数设计或者是研究相关的成像算法都处理无法解决这一制约关系。因此,在收发模式上,探索多发多收SAL技术来解决距离向测绘带和方位向分辨率这一矛盾。本文设计SAL距离向上的多发多收模式,并在该模式下提出在距离向上的多发多收SAL成像算法。SAL距离向上的多发多收成像算法工作在高PRF模式,在保证方位向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利用凸透镜折射发散与聚焦的特点,在距离向上采用多通道技术,使其在距离向上增加波束宽度,从而达到增加距离测绘带的目的。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将多通道回波信号解混迭,并分离出无混迭数据,对无混迭数据合成后进行成像处理,实现宽测绘带高分辨率成像。本文的内容主要有:第二章介绍SAL成像基本原理过程...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合成孔径技术的发展
1.2 SAL发展情况
1.3 论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SAL成像原理与基本算法
2.1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各部分介绍
2.1.1 光发射机
2.1.2 光接收机
2.2 数据生成过程
2.3 回波信号
2.3.1 正侧视条带回波信号模型
2.3.2 外差探测接收
2.4 信号处理流程
2.4.1 距离向信号处理
2.4.2 方位向信号处理
2.4.3 距离-多普勒(RD)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距离向多发多收SAL模型
3.1 距离向波束宽度与测绘带的关系
3.2 多发多收SAL模式设计
3.3 回波信号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距离向多发多收SAL信号处理算法
4.1 引言
4.2 自适应波束形成解距离向混迭
4.2.1 求解增益矩阵
4.2.2 自适应波束形成
4.2.3 解距离向混迭
4.3 成像处理
4.4 仿真分析
4.4.1 SAL回波数据处理
4.4.2 成像仿真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内容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波束激光雷达的高精度收发配准方法的实验验证[J]. 李铭,候佳,周成林,舒嵘.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07)
[2]机载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外场及飞行实验[J]. 卢智勇,周煜,孙建峰,栾竹,王利娟,许倩,李光远,张国,刘立人. 中国激光. 2017(01)
[3]多发多收合成孔径激光雷达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J]. 唐禹,秦宝,晏芸,汪路锋,邢孟道.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08)
[4]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滑动聚束模式下图像信噪比研究[J]. 张宁,卢智勇,孙建锋,周煜,栾竹,李光远,刘立人. 光学学报. 2016(08)
[5]12.9m高分辨率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J]. 吴谨,赵志龙,吴曙东,段洪成,唐永新,黄文武. 光学学报. 2015(12)
[6]Laboratory demonstration of spotlight-mode down-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J]. 张宁,卢智勇,孙建锋,周煜,栾竹,孙志伟,李光远,刘立人.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5(09)
[7]Laboratory demonstration of static-mode down-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J]. 卢智勇,张宁,孙建锋,周煜,栾竹,蔡光宇,刘立人.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5(04)
[8]条带模式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不依赖PGA的高分辨率成像演示(英文)[J]. 吴谨,李斐斐,赵志龙,杨兆省,王东蕾,唐永新,苏园园,梁娜.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11)
[9]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ladar[J]. 赵志龙,吴谨,苏园园,梁娜,段洪成.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4(09)
[10]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的二维傅里叶变换成像算法[J]. 刘立人. 光学学报. 2014(01)
硕士论文
[1]合成孔径激光雷达[D]. 张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6
本文编号:3662242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合成孔径技术的发展
1.2 SAL发展情况
1.3 论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SAL成像原理与基本算法
2.1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各部分介绍
2.1.1 光发射机
2.1.2 光接收机
2.2 数据生成过程
2.3 回波信号
2.3.1 正侧视条带回波信号模型
2.3.2 外差探测接收
2.4 信号处理流程
2.4.1 距离向信号处理
2.4.2 方位向信号处理
2.4.3 距离-多普勒(RD)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距离向多发多收SAL模型
3.1 距离向波束宽度与测绘带的关系
3.2 多发多收SAL模式设计
3.3 回波信号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距离向多发多收SAL信号处理算法
4.1 引言
4.2 自适应波束形成解距离向混迭
4.2.1 求解增益矩阵
4.2.2 自适应波束形成
4.2.3 解距离向混迭
4.3 成像处理
4.4 仿真分析
4.4.1 SAL回波数据处理
4.4.2 成像仿真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内容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波束激光雷达的高精度收发配准方法的实验验证[J]. 李铭,候佳,周成林,舒嵘.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07)
[2]机载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外场及飞行实验[J]. 卢智勇,周煜,孙建峰,栾竹,王利娟,许倩,李光远,张国,刘立人. 中国激光. 2017(01)
[3]多发多收合成孔径激光雷达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J]. 唐禹,秦宝,晏芸,汪路锋,邢孟道.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6(08)
[4]直视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滑动聚束模式下图像信噪比研究[J]. 张宁,卢智勇,孙建锋,周煜,栾竹,李光远,刘立人. 光学学报. 2016(08)
[5]12.9m高分辨率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J]. 吴谨,赵志龙,吴曙东,段洪成,唐永新,黄文武. 光学学报. 2015(12)
[6]Laboratory demonstration of spotlight-mode down-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J]. 张宁,卢智勇,孙建锋,周煜,栾竹,孙志伟,李光远,刘立人.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5(09)
[7]Laboratory demonstration of static-mode down-looking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ladar[J]. 卢智勇,张宁,孙建锋,周煜,栾竹,蔡光宇,刘立人.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5(04)
[8]条带模式合成孔径激光雷达不依赖PGA的高分辨率成像演示(英文)[J]. 吴谨,李斐斐,赵志龙,杨兆省,王东蕾,唐永新,苏园园,梁娜.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11)
[9]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ladar[J]. 赵志龙,吴谨,苏园园,梁娜,段洪成.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14(09)
[10]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的二维傅里叶变换成像算法[J]. 刘立人. 光学学报. 2014(01)
硕士论文
[1]合成孔径激光雷达[D]. 张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6
本文编号:3662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66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