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高速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2:04

  本文关键词:高速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可见光通信是一种利用可见光波段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通信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LED作为光源的高速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DCO-OFDM的可见光通信试验系统,其最高数据传输速率超过200Mbps,传输距离达3米。首先,本文对可见光通信IM/DD系统模型和DCO-OFDM系统进行了介绍,针对OFDM信号的高峰均比特性,提出对DCO-OFDM进行对称双边截断,并推导出了在给定发射功率条件下的最优直流偏置值,对算法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设计并实现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收发端模拟前端电路。分析了基于场效应管的LED驱动电路原理和参数设计,并对驱动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了基于跨阻放大和电压放大的接收端电路原理与参数设计,对接收端电路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接着,给出了基于DCO-OFDM的基带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基本参数、子载波分配和数据帧结构进行了设计。重点研究了系统同步算法,给出了帧检测算法,通过仿真确定了帧检测门限;分析了符号定时偏差的影响,并给出了符号定时同步算法:针对DCO-OFDM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采样时钟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频率偏差补偿算法。随后,对设计的基带系统方案进行了FPGA实现,给出了发射端和接收端主要模块的实现方式描述与仿真结果。最后,对本文设计和实现的试验系统进行了相应测试和分析。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 最优直流偏置 模拟电路 基带算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缩略词13-15
  • 第一章 绪论15-19
  • 1.1 可见光通信系统背景15-16
  • 1.2 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16-17
  • 1.3 可见光通信特点17
  • 1.4 论文组织结构17-19
  • 第二章 DCO-OFDM系统的最优直流偏置问题研究19-27
  • 2.1 可见光通信IM/DD系统模型19
  • 2.2 DCO-OFDM系统19-21
  • 2.3 DCO-OFDM系统的最优直流偏置21-27
  • 2.3.1 截断模型21-22
  • 2.3.2 截断噪声分析22-23
  • 2.3.3 最优直流偏置算法23-24
  • 2.3.4 算法仿真分析24-27
  • 第三章 可见光通信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27-45
  • 3.1 可见光通信系统硬件结构27
  • 3.2 FPGA基带处理板27-28
  • 3.3 ADC/DAC模块28
  • 3.4 发射端模拟前端228-38
  • 3.4.1 发射端LED灯28-30
  • 3.4.2 LED灯的驱动原理与驱动电路参数设计30-34
  • 3.4.3 LED驱动电路中非线性因素的影响34-38
  • 3.5 接收端模拟前端38-45
  • 3.5.1 接收端PD38-39
  • 3.5.2 接收端原理39-40
  • 3.5.3 接收端模拟前端电路参数设计40-42
  • 3.5.4 电压转换电路设计42-43
  • 3.5.5 接收端性能仿真43-45
  • 第四章 基于DCO-OFDM的可见光通信数字基带系统设计45-63
  • 4.1 基带系统基本方案设计45-46
  • 4.1.1 基带系统基本参数设计45-46
  • 4.1.2 OFDM符号子载波分配方案46
  • 4.2 物理层帧结构46-48
  • 4.2.1 前导符结构47-48
  • 4.2.2 帧体结构48
  • 4.3 DCO-OFDM系统同步算法48-60
  • 4.3.1 帧检测算法49-51
  • 4.3.2 符号定时偏差影响51-55
  • 4.3.3 符号定时同步算法55-56
  • 4.3.4 采样时钟同步算法56-60
  • 4.4 DCO-OFDM系统信道估计与均衡算法60-63
  • 第五章 基于DCO-OFDM的可见光通信数字基带FPGA实现63-87
  • 5.1 可见光通信系统数字基带实现结构63-64
  • 5.2 发射端数字基带FPGA实现64-77
  • 5.2.1 负载控制模块64-67
  • 5.2.2 帧校验模块67
  • 5.2.3 扰码模块67-68
  • 5.2.4 卷积码编码模块68
  • 5.2.5 交织器模块68
  • 5.2.6 Coded_Buf模块68-69
  • 5.2.7 QAM模块69-71
  • 5.2.8 导频模块71
  • 5.2.9 IFFT控制模块71-73
  • 5.2.10 DAC缓存模块73
  • 5.2.11 前导符模块73
  • 5.2.12 千兆网口模块73-74
  • 5.2.13 中央控制模块74-76
  • 5.2.14 发射端数字基带实现整体性能仿真与分析76-77
  • 5.3 接收端数字基带FPGA实现77-87
  • 5.3.1 帧检测模块77-80
  • 5.3.2 符号定时同步模块80-81
  • 5.3.3 信道估计与均衡模块81-83
  • 5.3.4 采样时钟频率偏差补偿模块83-84
  • 5.3.5 维特比译码模块84
  • 5.3.6 千兆网口模块84
  • 5.3.7 接收端FPGA实现的其他模块84-85
  • 5.3.8 接收端数字基带实现整体性能仿真与分析85-87
  • 第六章 系统测试87-95
  • 6.1 信道频率响应曲线87-89
  • 6.2 时域信号波形89-91
  • 6.3 信号频谱91-93
  • 6.4 系统数据传输速率与BER93-95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95-97
  • 7.1 总结95-96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96-97
  • 致谢97-99
  • 参考文献99-10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荣玲;商慧亮;雷雨;王一光;王源泉;陆肖元;迟楠;;高速可见光通信中关键使能技术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年05期

2 龙九清;;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研究与仿真[J];通信技术;2008年10期


  本文关键词:高速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378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