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InSAR成像及处理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精度InSAR成像及处理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干涉SAR 后向投影成像 高程反演 迭代曲面投影成像 非直线运动
【摘要】: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能够对大面积地形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干涉测量,并通过高程反演得到场景的三维地形。本文主要研究了InSAR曲面后向投影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和非直线运动的InSAR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所做的工作和创新如下:1、研究了基于曲面后向投影的InSAR成像方法。首先介绍了平面后向投影成像算法步骤,针对平面投影成像算法存在干涉相位信息损失和高程反演有地形畸变的问题,分析了曲面后向投影成像算法的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曲面后向投影成像能减少干涉相位信息损失,减少干涉条纹数,提高干涉相位精度;减小地形畸变,提高高程反演精度。并且证明了当成像空间和原始地形越接近时,干涉相位精度和地形高程精度越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平面后向投影成像算法作了比较,验证了曲面后向投影成像算法能够提高干涉相位精度和高程反演精度。2、提出了一种迭代曲面投影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针对传统高程反演方法精度不高,并存在地形畸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迭代曲面投影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利用曲面后向投影成像时成像空间和原始地形越接近,干涉相位精度和高程反演精度越高的优点,进行迭代成像并补偿地形高程,提高高程反演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无论是简单地形还是复杂地形,迭代曲面投影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都能明显提高地形高程精度,并且与传统高程反演方法做了对比,证明了本方法得到的地形高程精度更高。3、研究了非直线运动的InSAR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首先分析了平台轨迹变化时对干涉相位提取和高程反演的影响,证明了平台轨迹误差会带来明显的干涉相位误差,而轨迹误差对高程反演影响很小。然后通过仿真实验和平台直线运动时的情况作了比较,验证了后向投影成像算法可以补偿干涉相位误差,得到高精度的干涉相位,同时高程反演精度也很高。然后分析了基线倾角变化时对干涉相位提取和高程反演的影响,证明了基线倾角变化时,不但会带来明显的相位误差,高程反演精度也会明显变差。本文通过在每个方位向时刻都采用对应的基线倾角参数进行高程反演,补偿基线倾角变化带来的高程反演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和不考虑基线倾角变化时的高程反演做了对比,证明了采用变化的基线倾角进行高程反演可以明显提高基线倾角变化时的高程反演精度。
【关键词】:干涉SAR 后向投影成像 高程反演 迭代曲面投影成像 非直线运动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57.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11-15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5-17
- 第二章 InSAR技术理论基础17-29
- 2.1 引言17
- 2.2 InSAR基本原理17-20
- 2.2.1 InSAR干涉相位分析17-19
- 2.2.2 InSAR测高原理19-20
- 2.3 InSAR处理基本流程20-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InSAR曲面投影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29-56
- 3.1 引言29-30
- 3.2 后向投影成像原理30-31
- 3.3 曲面投影成像方法31-39
- 3.3.1 曲面投影成像模型31-34
- 3.3.2 仿真实验34-39
- 3.4 迭代曲面投影成像及高程反演39-55
- 3.4.1 迭代曲面投影成像及高程反演算法流程39-41
- 3.4.2 仿真实验41-55
- 3.5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非直线运动InSAR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56-74
- 4.1 引言56
- 4.2 平台轨迹变化时的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56-65
- 4.2.1 平台轨迹变化时的模型分析56-59
- 4.2.2 仿真实验59-65
- 4.3 基线倾角变化时的成像及高程反演方法65-73
- 4.3.1 基线倾角变化时的模型分析65-68
- 4.3.2 仿真实验68-73
- 4.4 本章小结73-74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74-75
- 5.2 研究工作展望75-76
- 致谢76-77
- 参考文献77-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怀宁;马德宝;郑芳;;基于平地干涉相位周期的基线估计方法[J];现代雷达;2005年11期
2 黄倩;麻丽香;张冰尘;王岩飞;;干涉相位图的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滤波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11期
3 汪沛;王岩飞;张冰尘;唐禹;麻丽香;;基于贝叶斯门限的静态小波域干涉相位图滤波[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1期
4 汪沛;王岩飞;张冰尘;麻丽香;;一种新的静态小波域干涉相位图滤波方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8年01期
5 李锦伟;李真芳;刘艳阳;保铮;;一种相干系数加权的最优干涉相位滤波[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宋芳;苏显渝;;在模拟干涉相位图中噪声的滤波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森;唐劲松;杨海亮;;基于加权子空间拟合的干涉相位估计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22期
8 路兴强;黄海风;梁甸农;;基于理想干涉的InSAR处理性能评估新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林雪;李曾玺;李芳芳;胡东辉;丁赤飚;;一种自适应迭代的非局部干涉相位滤波方法[J];雷达学报;2014年02期
10 张森;唐劲松;杨海亮;朱三文;;基于联合像素模型的稳健干涉相位估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任坤;基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数字高程模型生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李海;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郭交;分布式卫星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青松;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高效高精度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毛志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周广益;基于视觉认知的极化SAR图像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7 索志勇;垂直航迹/沿航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石晓进;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9 王亮;机载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实测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邹光浩;高精度InSAR成像及处理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郝伟;复杂运动下的高精度InSAR动基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孟丹;InSAR干涉相位图的噪声滤波[D];吉林大学;2006年
4 孟智勇;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张福博;非均匀立体构型分布式SAR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3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58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