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DSP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8-21 16:31

  本文关键词:基于DSP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力线载波 OFDM DSP 自适应路由选择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提出和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技术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些年来,配电网自动化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要求的提高,以及在电力线上进行可靠、快速的数据传输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燃眉之急。在中压电力线载波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技术在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抗多径传输和抗窄带干扰等方面能力突出。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高速的DSP芯片,依靠OFDM调制技术实现软件通信已有不少成功的应用。本文是基于DSP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其中软件设计主要分两部分,分别是OFDM调制解调模块和自适应路由选择模块。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线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应用背景,提出了我国迫切需要研发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严峻形势,介绍了我国中压电力线的结构和实现通信的一般方式,以及选用的OFDM调试技术如何在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发挥天然优势;然后,又结合国内外文献中有关中压电力线信道的研究内容和测试结果,分析了我国中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多径效应、衰减特性、阻抗特性和噪声特性;最后,介绍了OFDM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OFDM调制解调模块是根据我国中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的特征而设计出的适合在中压电力线信道中传送数据并满足其性能指标的模块。本文首先给出OFDM调制解调的设计目标,然后参照硬件芯片设计软件调制解调模块功能的原理和步骤。自适应路由选择模块是一种新的路由算法。这种算法具有本质上的可扩展性,能有效解决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分配问题。整个算法能够充分利用多条可行路径,通过实时更新路由表,判断载波通信的路径情况。当线路堵塞情况出现,可以及时通过其他线路发送和接受数据。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 OFDM DSP 自适应路由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913.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课题的背景9
  • 1.2 电力线载波通信概要及研究意义9-11
  • 1.2.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概要9-10
  • 1.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特点10
  • 1.2.3 电力线载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10-11
  • 1.3 DSP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1-13
  • 1.3.1 DSP的发展历史11-12
  • 1.3.2 DSP的研究现状12-13
  • 1.3.2.1 国外发展现状12
  • 1.3.2.2 国内发展现状12-13
  • 1.4 研究内容与文章组织结构13-14
  • 1.4.1 研究内容介绍13-14
  • 第2章 中压电力线信道特征及OFDM原理14-20
  • 2.1 中压电力线通信传输特性14-15
  • 2.1.1 阻抗特性14
  • 2.1.2 多经效应14
  • 2.1.3 衰减特性14-15
  • 2.1.4 噪声特性15
  • 2.2 调试方式比较15-16
  • 2.3 OFDM基本原理及其调制16-19
  • 2.3.1 OFDM基本原理16-17
  • 2.3.2 OFDM信号调制与解调17-18
  • 2.3.3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OFDM调制解调模块设计和实现20-34
  • 3.1 总体方案20-21
  • 3.2 OFDM调制解调模块参数设计21-22
  • 3.2.1 性能目标21
  • 3.2.2 技术参数21-22
  • 3.3 OFDM调制解调模块的软件设计22-33
  • 3.3.1 发送过程的软件设计与实现22-31
  • 3.3.2 接收过程的软件设计与实现31-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自适应路由选择模块设计和实现34-40
  • 4.1 自适应路由选择模块参数设计34
  • 4.1.1 性能目标34
  • 4.1.2 功能目标34
  • 4.2 自适应路由选择模块34-37
  • 4.2.1 基于蚁群算法的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35-36
  • 4.2.2 算法结构36-37
  • 4.2.3 路由选择功能37
  • 4.3 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测试结果及分析37-39
  • 4.4 本章小结39-40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40-42
  • 5.1 论文工作总结40
  • 5.2 后续工作40-42
  • 参考文献42-4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奎甫,孙巍,许新国,余涛;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几点看法[J];继电器;2000年01期

2 张智勇,周国正;电力线载波通信数字化进程及标准[J];电力系统通信;2001年05期

3 邱小宁;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J];广西电力技术;2001年04期

4 汤效军;;“十一五”期间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对策[J];电力系统通信;2006年10期

5 吴发旺;王茜;何岩;李云;;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质量评价及其研究方法[J];电子质量;2007年07期

6 岳晓瑞;陈继华;;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与发展[J];通信电源技术;2008年01期

7 郑晓锋;林海波;;电力线载波通信[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王振朝;郭伟东;王伊瑾;;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抄表通信模块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9年03期

9 尹建丰;胡生;柯熙政;;基于三态调制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9年06期

10 ;“新一代智能电力线载波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全面启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兴鑫;薛云红;;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数字宿舍系统方案[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石庆兰;王库;;农村信息进村后的入户解决方案[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郭珊;;基于TCM调制方式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A];2013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旭东;王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路灯能源监控网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5 刘洋;;基于OFDM频谱感知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李永锋;王亮;赵芹;王淑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路灯照明管理中的应用[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张怡 康书伟;全年业绩大幅预增[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鄢新华;自动抄表带动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4年

3 赵艳秋 刘恒 汪光森 王乘(本报记者 赵艳秋);OFDM电力载波芯片陆续面市 应用效果决定前景[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康书伟;东软载波去年净利翻番[N];中国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文芗;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2 戚佳金;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动态组网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基于DSP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硬件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葛宝来;基于DSP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王子敬;基于接触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傅永耀;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5 董美荣;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机车控制信号传输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佰战;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排队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梁丰;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硬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宋晓华;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遥测遥控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詹志飞;中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岳斌;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照明控制系统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3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713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