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机载毫米波高分辨大斜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发布时间:2017-09-15 10:51

  本文关键词:机载毫米波高分辨大斜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更多相关文章: 合成孔径雷达 毫米波 高分辨 大斜视 聚焦 级数反演 斜距


【摘要】:针对忽略斜距高次展开项对驻相点的影响而引入的耦合旁瓣问题,提出基于完整斜距求频谱的机载毫米波高分辨大斜视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方法,在不对斜距进行级数展开近似的前提下,利用驻相点法求取基于完整斜距的精确二维频谱表达式,并将求取的精确二维频谱展开为距离频率和方位频率的幂级数.在成像处理时,距离维以场景中心斜距作为参考校正距离频率的三次相位项,对于距离频率二次以内相位部分采用线频调变标(CS)处理,推导出相应的CS处理参数及变标表达式.在方位维处理中,推导出基于级数反演求驻相点的方位NCS处理参数及表达式.结合推导出的二维精确频谱,给出在高分辨大斜视应用下结合距离三次项校正的成像处理流程及表达式.利用推导结果进行机载毫米波高分辨大斜视SAR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分辨率为0.1m、斜视角为70°的情况下能较好地实现对场景中心点目标的聚焦;对于点阵目标,采用基于完整斜距的成像模型大大减少了耦合旁瓣,聚焦效果较好.
【作者单位】: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毫米波 高分辨 大斜视 聚焦 级数反演 斜距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1417)
【分类号】:TN957.52
【正文快照】: 毫米波段波长较短,相同分辨率下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系统天线口径比Ku、X波段下的天线口径小,毫米波SAR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利于飞机或者导弹搭载.斜视是SAR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研究斜视SAR成像算法[1-3]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斜视成像算法[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忠源;徐华平;李春升;;弹载斜视SAR成像的改进波数域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高伟;常文革;;调频连续波SAR实时成像算法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10期

2 李震宇;梁毅;邢孟道;保铮;;弹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斜视子孔径频域相位滤波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4期

3 怀园园;梁毅;李震宇;邢孟道;;一种基于方位谱重采样的大斜视子孔径SAR成像改进Omega-K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7期

4 姚永红;宋伟;叶少华;;基于波数域算法的残留运动误差补偿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年05期

5 陈勇;赵惠昌;陈思;张淑宁;;大斜视弹载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特性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松;高速机动平台SAR成像算法及运动补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岩,李春升,陈杰,周荫清;高分辨星载SAR改进Chirp Scaling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0年03期

2 刘利国,周荫清;基于等效斜视距离模型的高分辨率星载SAR波数域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3年S1期

3 谭鸽伟;邓云凯;;一种改进的斜视SAR运动补偿波数域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1期

4 易予生;张林让;刘昕;刘楠;申东;;一种弹载侧视SAR大场景成像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显裕;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及其军用探测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2年01期

2 吴自强;美国空军演示合成孔径雷达吊舱[J];现代电子;2002年03期

3 刘宇,杨汝良;合成孔径雷达实时转置存储的实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8期

4 巫胜洪;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与干扰技术[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张福宝,刘杰,刘少龙,王黎明;一种合成孔径雷达的快速数据处理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6 孙云辉,赵宝;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措施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04年04期

7 张永军,李彩萍;合成孔径雷达模糊度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09期

8 叶映宇;;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和干扰效能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年04期

9 张利;邓喀中;黄国满;余海坤;徐克科;;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处理方法对比实验研究[J];海洋测绘;2006年03期

10 王兵;;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及其干扰技术[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光沿;;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现状[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浩;于小红;;空间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及其抗干扰技术[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周志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及发展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唐智;周荫清;李景文;;曲线合成孔径雷达原理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高莉;;浅述合成孔径雷达新技术的发展[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志刚;张伟;陈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进展与趋势分析[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7 张嵬;;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金星表面形貌成像覆盖性分析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8 叶伟;贾鑫;刘树贤;;编码调频斜率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抗干扰仿真[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马永华;王建国;徐三元;;一种双通道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10 梁海宽;戴树岭;;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回波模拟器的工程实现研究[A];第五届全国仿真器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伟武;一磅重纳米合成孔径雷达问世[N];中国航空报;2006年

2 许伟武;诺·格公司演示世界首部合成孔径激光雷达[N];中国航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广民;数字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4年

2 魏青;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唐波;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子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4 张祥坤;高分辨率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理及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5 王新民;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回波模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6 甘荣兵;合成孔径雷达对抗及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肖疆;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8 朱志臻;基于压缩感知的合成孔径雷达相关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陈琦;机载斜视及前视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10 杨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与极化干涉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世超;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压缩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1年

2 任冬晨;双站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3 王浩;地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耿柳;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运动目标轨道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陆朋;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6 倪燕;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高建卫;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闫大鹏;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监测地表沉降应用中的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普实;阶跃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实验系统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阎铭志;合成孔径雷达干扰与抗干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6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56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