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网络通信论文 >

基于可见光通信精确定位中接收端转动角度的二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9:49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见光通信精确定位中接收端转动角度的二维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见光精确定位 视场角限制 灵敏度限制 加速度传感器


【摘要】:提出可见光精确定位时视场角限制和灵敏度限制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合移动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测得接收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倾斜角度,使用二维定位算法计算进行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系统模型不仅使得定位精度不依赖于接收端的指向且定位精度在特定的仿真环境下能达到厘米级。相较于传统的精确定位方法,提出的算法考虑了接收端转动角度,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可见光精确定位 视场角限制 灵敏度限制 加速度传感器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H03F01)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ZCZDGX01154)资助课题
【分类号】:TN929.1
【正文快照】: 1引言通过比较关于可见光室内定位的研究现状发现,相对于众多算法来说,目前比较有实践意义的可见光非成像定位方案,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粗定位和精确定位。粗定位技术是将配备信号控制装置的LED灯发出的光的明暗变化作为ID信号发送[1]。精确定位则是在粗定位基础上确定接收端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灿峰;谭伟;;一种基于可见光信标的室内定位系统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年05期

2 许银帆;黄星星;李荣玲;迟楠;;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J];中国照明电器;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小兵;;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概述[J];中国照明电器;2014年12期

2 费海荣;;可见光通信的研究与发展[J];微型机与应用;2015年15期

3 WANG Chunyue;WANG Lang;CHI Xuefen;LIU Shuangxing;SHI Wenxiao;DENG Jing;;The Research of Indoor Positioning Based o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J];中国通信;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宇;刘博;张建昆;陈雄斌;陈弘达;;一种基于大功率LED照明灯的可见光通信系统[J];光电子.激光;2011年06期

2 张建昆;刘博;杨宇;陈雄斌;陈弘达;;一种室内可见光通信亮度控制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1年07期

3 汪井源;徐智勇;朱勇;经继松;王荣;文湘益;;室内可见光通信中噪声与干扰的实验与仿真分析[J];光电子.激光;2012年07期

4 程刚;王红星;孙晓明;张铁英;;无线光通信双脉冲间隔调制方法[J];中国激光;2010年07期

5 张建昆;杨宇;陈弘达;;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方法分析[J];中国激光;2011年04期

6 梁韵基;周兴社;於志文;倪红波;;普适环境室内定位系统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年03期

7 宋敏;申闫春;;室内定位航位推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3年07期

8 赵太飞;柯熙政;梁薇;何华;;紫外光散射通信中一种二级光学接收系统设计[J];压电与声光;2011年02期

9 方靖岳;张海良;贾红辉;邵铮铮;常胜利;杨俊才;;非视线散射大气光通信的光学天线[J];应用光学;2008年02期

10 汪苑;林锦国;;几种常用室内定位技术的探讨[J];中国仪器仪表;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为东;;高速串行信号的接收端测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5期

2 朱荻;钟超俐;王嘉诚;于忠臣;;降低电力通信应用中接收端通路噪声方法的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郭淑霞;董中要;张宁;刘孟江;;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端抗干扰性能测试系统构建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3年07期

4 李世博;;住户安全防范系统接收端的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6期

5 曾志;;基于直接数字合成技术的高速串行信号接收端容限测试新方法[J];今日电子;2008年05期

6 彭澍玉;MMDS接收端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J];中国有线电视;1998年04期

7 郭淑霞;董中要;高颖;;卫星导航接收端抗干扰性能测试平台构建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8期

8 彭澍玉;MMDS接收端电视信号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有线电视技术;1998年10期

9 ;基于FPGA的高速误码仪接收端设计方案[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年08期

10 孙志强;;不容忽视的USB 3.0接收端测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淑霞;胡占涛;;卫星导航上行注入链路接收端电磁环境效应预测仿真[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6 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多屏互动新选择[N];电脑报;2013年

2 ;ICE:VoIP穿墙术[N];网络世界;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凯;无线网络中接收端为中心的拥塞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沈振民;基于LED的室内可见光通信信道建模及光学接收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林琦;DTMB系统接收端FEC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9年

2 李艳红;无线局域网接收端控制的集中式请求传输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张卫航;HDMI接收端物理层电路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罗宇;基于MPEG2的E1接口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唐茜;DVI接收端模拟部分电路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3年

6 程炜;协作多点传输中的干扰对准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58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858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7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