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衰落信道建模及模拟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合衰落信道建模及模拟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合衰落 信道建模 信道模拟 谐波叠加 分解模型
【摘要】:针对传统信道模拟器仅考虑多径衰落的问题,建立了包含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的复合衰落信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变量分解和谐波叠加原理的硬件模拟方法,推导了该方法输出衰落幅值理论分布与仿真参数的内在联系,并详细分析了可编程逻辑器件定点化模型输出周期性及位宽选择等问题。针对原型化模拟器的实测结果表明,该模拟方法输出信道衰落的统计特性与理论值吻合,可用于实验室中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和验证。
【作者单位】: 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关键词】: 复合衰落 信道建模 信道模拟 谐波叠加 分解模型
【基金】:航空科学基金(20120152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3M54166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S201504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2
【正文快照】: 1引言无线信道模拟器可在室内验证通信系统在室外移动环境下的性能,从而大大减少测试费用并缩短研制周期。鉴于阴影衰落变化缓慢,传统信道模型及硬件实现大多只考虑快变的多径衰落,如文献[1]实现了瑞利/莱斯信道的硬件模拟,但其未考虑衰落时域相关性;文献[2]基于谐波叠加(Su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蕾蕾;;无线信道建模的研究方法简介[J];科技信息;2011年31期
2 刘蕾蕾;;无线信道建模的研究方法简介[J];科技视界;2011年02期
3 毛虎;杨建波;郭扬;;地空衰落信道建模与仿真[J];无线电工程;2010年10期
4 黎玉玲;张延华;;基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无线信道建模方法[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程礼富;许屏;尹邦坤;;探空信号的信道建模及仿真[J];无线电工程;2009年10期
6 李新林;刘生春;;布朗桥无线信道建模的时延概率密度函数估计方法[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谢腾飞;尹青松;包彦成;;基于多径簇的信道建模及其特性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0年07期
8 王文树;;MIMO信道建模方法[J];山西电子技术;2009年02期
9 郭连城;;MIMO无线信道建模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10 汪海波;钱剑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MIMO信道建模估计技术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来;唐友喜;;航空信道建模初探[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龚树平;王军;李少谦;;IEEE 802.22无线区域网系统信道建模与仿真[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方爱萍;楼建东;;UWB信号传播与信道建模[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鹰;马明;;冲击无线电超宽带信道的建模与仿真[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沈晓冬;刘光毅;黄宇红;姜大洁;董伟辉;;IMT—Advanced评估方法的评估指标[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秋明;非均匀散射空时频相关MIMO信道建模与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刘鹏宇;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对车宽带无线信道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贺智轶;移动到移动(M2M)衰落信道建模及统计特性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文璞;高速移动环境中基于理论方法的无线信道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顿玉成;空间信道建模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雪莲;基于射线跟踪的海洋表面无线信道建模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4 杨延辉;移动信道建模中的关键算法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吴旭f,
本文编号:903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90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