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无限长缝阵列天线技术
本文关键词:双极化无限长缝阵列天线技术
【摘要】:随着现代雷达和电子战技术的发展,对相控阵天线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长缝阵列天线具有良好的宽带宽角扫描能力,正成为相控阵天线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无限长缝阵列天线出发,利用天线单元间的相互耦合作用研制了超宽带双极化天线阵列,这种新型的相控阵天线展现了良好的低剖面和超宽带性能。对无限大阵列环境中的长缝阵列天线单元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天线单元的结构降低天线的有源输入阻抗。在馈电结构的具体实现上,采用领结形结构取代阶梯状的偶极子。此外,在天线上方使用两层覆有金属贴片的介质板替代常用的厚度较厚的介质匹配层,天线单元馈电端口的阻抗由300欧姆降低至140欧姆。根据上述单元设计了一副4×8的长缝阵列天线,将沿E面方向位于阵列边缘的16个天线单元直接连接150欧姆的匹配负载。测试结果表明,在0.7-3.5GHz范围内该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小于2,达到了5:1的倍频程。有限大长缝阵列天线的电尺寸为0.7λ_l×0.35λ_l×0.18λ_l,其中λ_l为最低工作频率对应波长。在工作频带内天线增益随频率升高由6dBi增大到19dBi,天线的交叉极化电平小于-30dB,具有良好的定向辐射性能。为了克服金属地板对天线带宽和剖面高度的限制,对EBG/Ferrite混合结构的反射系数和反射相位进行了研究。在低频端该结构的反射系数小于-14dB,利用铁氧体结构吸收天线的后向辐射波。在高频端该结构的反射相位在正负90度之间,利用EBG结构避免沿边射方向地板反射波与前向辐射波之间出现反相叠加。采用相互正交的偶极子对缝隙耦合馈电,设计了无限大阵列环境中加载EBG/Ferrite混合结构的双极化长缝阵列天线单元。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单元在30:1倍频程的工作频带内实现了正负45度的波束扫描,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小于-50dB,展现了良好的宽频带和宽角扫描能力。同时天线的剖面高度为41.5mm,仅为最低工作频率对应波长的六十分之一,显示了良好的低剖面特性。
【关键词】:相控阵天线 长缝阵列天线 超宽带 低剖面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821.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符号对照表11-12
- 缩略语对照表12-15
- 第一章 绪论15-2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5-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4
- 1.2.1 平面超宽带长缝阵列天线17-19
- 1.2.2 低剖面超宽带长缝阵列天线19-21
- 1.2.3 全向宽带长缝阵列天线21-24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24-27
- 第二章 长缝阵列天线的基本原理27-43
- 2.1 等效磁流的格林函数27-36
- 2.1.1 单条无限长缝隙的格林函数27-29
- 2.1.2 单条无限长缝隙的有源输入阻抗29-31
- 2.1.3 无限大长缝阵列天线的有源输入阻抗31-36
- 2.2 Floquet理论和位函数法36-40
- 2.3 小结40-43
- 第三章 平面超宽带长缝阵列天线43-59
- 3.1 天线单元的演变过程43-47
- 3.2 馈电巴伦和功率分配器的仿真47-53
- 3.3 有限大长缝阵列天线的仿真与测试53-58
- 3.4 小结58-59
- 第四章 低剖面超宽带双极化长缝阵列天线59-71
- 4.1 EBG/Ferrite混合结构的仿真60-63
- 4.2 EBG/Ferrite混合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63-65
- 4.3 低剖面极宽频带双极化长缝阵列天线65-70
- 4.4 小结70-71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79
- 作者简介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邦复;用于航天信息传输的阵列天线系统[J];遥测遥控;2000年04期
2 付云起,袁乃昌;阵列天线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无线通信技术;2001年04期
3 杨洲,王积勤,张晨新;对一种圆形阵列天线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19期
4 张云峰;曹伟;;一种基于稻垣模的新型阵列天线设计方法[J];微波学报;2007年03期
5 黄飞;盛卫星;马晓峰;;随机错位子阵阵列天线及其优化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6 杜夔;;阵列天线单元失效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郑恒;;大型数字阵列天线的软件化测试[J];硅谷;2009年19期
8 陆彪,吴大伟;复合加权阵列天线的研究[J];电子学通讯;1981年02期
9 陆彪 ,吴大伟;复合加权阵列天线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1年02期
10 顾坤林;;小型开缝阵列天线设计计算[J];现代雷达;198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邵维;;高增益反射阵列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王育强;杨善国;兰强;;阵列天线的误差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3 屈天莹;夏冬玉;贾军帅;唐祥楠;;一种新型超短波高增益阵列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4 万涛;;带线型阵列天线单元的一体化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顾广林;赵昵丽;王立坚;;基于阵元实测结果的阵列天线快速设计方法[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王欣;刘庆想;赵柳;李相强;;单元因子对阵列天线扫描角以及扫描最大增益的影响[A];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盼;曹祥玉;张健;;一种阵列天线单元的优化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段磊;王俊涛;高斌;高攸纲;;阵列天线平台遮挡效应研究[A];第17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黄成;赵泽宇;罗先刚;;一种介质加载型沟槽缝隙阵列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10 卜安涛;史小卫;;本征激励法用于天线阵方向图综合[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军;自适应阵列天线的优势[N];人民邮电;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州;稀疏阵列综合及DOA估计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广;新型高效率传输阵列天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年
3 郭华;阵列天线综合及子阵列划分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泽东;宽频带定向天线及强耦合阵列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梁伟龙;无线通信天线设计及四维阵列天线优化综合[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贺冲;时间调制阵列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韩春晖;宽带微带反射阵列天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7年
8 李华;微带反射阵列天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益凯;基于四维天线理论和强互耦效应的阵列天线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帅;阵列天线辐射和散射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伟;数字阵列天线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扬;毫米波雷达微带阵列天线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珍珍;无人机机载阵列天线系统性能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涂光鹏;雷达阵列综合及关键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汤一君;基于多层柔性介质的Ka波段缝隙天线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6 刘喜玲;机载端射阵列天线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邓作;W波段平面反射阵列天线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然;W波段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郭婧;K波段微带阵列天线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蔡有志;3mm波束探测阵列研究及测试[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3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ltx/90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