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热应力致半导体激光器“Smile”效应的抑制方法
本文关键词:封装热应力致半导体激光器“Smile”效应的抑制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半导体激光器 smile效应 热应力 错温封装 预应力
【摘要】:封装热应力所致smile效应是阵列封装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研究smile效应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错温封装技术和热沉预应力封装技术降低smile效应的措施。以某808nm水平阵列封装半导体激光器为例,采用仿真分析的办法研究了上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分析表明,采用传统封装技术,在恢复至室温22℃后,芯片smile值约为39.36μm,采用封装前升高芯片温度至429℃的错温封装技术,可以将smile值降至1.9μm;若采用热沉预应力技术,对热沉的两个端面沿长边方向分别施加190 N的拉力,可以将smile值降至0.35μm。结果表明,这两种封装措施是有效的。错温封装技术和热沉预应力封装技术具有易于实现的优点,其中热沉预应力技术对于各种smile效应类型和不同的smile值都可以调整和修正。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CFB220)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014BEC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430) 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TN248.4
【正文快照】: 1引言阵列封装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工作时存在各发光单元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现象,这种整体发光弯曲的现象被称为激光器的“smile”效应[1]。smile效应会显著影响激光器的光束质量[2-4],成为限制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直接应用的重要因素。要减小半导体激光器的近场非线性、提高激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微型面发光半导体激光器[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0年01期
2 ;采用蓝色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盘[J];光机电信息;2000年01期
3 刘凤英,王艳辉,李桂琴;半导体激光器发展概论[J];物理与工程;2000年06期
4 完颜圣;半导体激光器商品的未来发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6期
5 郭明秀,俞晓梅;硅基蓝光半导体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9期
6 ;美开发军民两用半导体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11期
7 江涛;量子阱结构红外半导体激光器[J];红外;2000年07期
8 ;半导体激光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2期
9 金友;日趋成熟的数千瓦级半导体激光器[J];光机电信息;2001年01期
10 左慧莉,王林斗;带有保护功能的半导体激光器稳流源[J];仪表技术;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德;;半导体激光器的进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陈良惠;;我国半导体激光器的新进展(报告内容摘要)[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玉驰;王晓勇;李刚;王军民;张天才;;自由运转半导体激光器边模间的强度起伏关联[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雷志锋;黄云;杨少华;;半导体激光器的可靠性筛选和寿命评价[A];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C];2006年
5 徐强;;半导体激光器的矢量光场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肖树妹;梅海平;黄宏华;饶瑞中;;半导体激光器电流频率调制率的测量[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胡静芳;陈斌;陆道理;詹敦平;;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近红外农产品品质专用检测仪的设计[A];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贤炳;梁元涛;李蔚;杨名;丁勇;杨宁;徐国伟;龙熙平;杨铸;;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9 陈炳林;张河;孙全意;;微型大电流窄脉宽半导体激光器电源的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许文海;王艳;林龙涛;;半导体激光器环境温度控制仪的研究[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硕;日亚化学推出488nm波长半导体激光器[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2 记者 齐芳邋通讯员 刘力;我国氮化镓蓝光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3 记者 张兆军;我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刺破”国外技术壁垒[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林林;基于重构等效啁啾技术的1.3μm DFB半导体激光器及其阵列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张欣;基于量子阱混杂技术的快速波长可切换Ⅴ型耦合腔半导体激光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邓军;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模式与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郜峰利;半导体激光器低频电噪声的特性及其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冯列峰;半导体激光器光电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李再金;半导体激光器腔面光学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常国龙;半导体激光器辐射效应及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范贤光;脉冲注入式半导体激光器电—光—热特性及其测试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程东明;无铝半导体激光器列阵及其组装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10 曹军胜;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列阵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忠阳;半导体激光器腔面钝化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元元;互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动态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康健斌;脉冲式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源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郭少华;半导体激光器特性参数测量系统的设计研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5 张毅;半导体激光器光混沌和同步的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雅t,
本文编号:1257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5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