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低场磁共振系统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研究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06 22:33

  本文关键词:低场磁共振系统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研究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低场磁共振系统 低噪声 高增益 前置放大器


【摘要】:噪声前置放大器是磁共振射频接收子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最终磁共振图像的好坏.目前市场上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大多基于中高场磁共振系统开发,而针对低场磁共振系统的很少;另外,商用低场磁共振系统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价格相对较贵,并且多采用两级放大结构,结构复杂、调试难度大、成本相对较高.在此背景下,针对0.5 T低场磁共振设备利用Keysight公司的先进设计系统(ADS)软件对低噪声前置放大器进行研究设计,采用一级放大结构,探索电路设计与布局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自主设计的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在21 MHz共振频率附近噪声系数为0.5 dB左右,增益达到了30 dB,能够满足低场磁共振应用的要求.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资助项目(YZ201445)
【分类号】:O482.53
【正文快照】: 引言磁共振技术在生物、化学、医学、工业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且发展迅速.同时,应用需求的增加对磁共振系统硬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前置放大器是磁共振系统的重要组件,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磁共振信号质量.磁共振信号属于高频微弱信号,在磁共振信号采集和传输过程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洪君;陈思平;汪天富;盛恒松;刁现芬;郑崇勋;;一种有效的低场磁共振系统的水脂分离成像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军;;低场磁共振在脑部应用的几个需要强调的问题[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彭俊玲;布桂林;宾精文;;低场磁共振不同序列对三叉神经及血管显示的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守敬;金业强;付晓莉;夏玉华;;低场磁共振增强在肝脏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孙鉴荣;秦雁岭;;低场磁共振机诊断肺癌探讨[A];2001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包迎伟;付立平;巫智强;;低场磁共振在脊柱创伤中的应用[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朱守敬;;低场磁共振增强在肝脏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7 朱华浩;;低场磁共振几种伪影探讨及解决方法[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治邦;王正祥;袁幽雅;;低场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徐林;;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初步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姚金龙;董江宁;;低场磁共振MRCP对胆道梗阻鉴别诊断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武强;基于低场磁共振的烃类污染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方文星;低场磁共振3D TOF脑血管成像序列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赵刚;低场磁共振分析仪的磁体和探头的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60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60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4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