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谐对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纠缠特性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失谐对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纠缠特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量子光学 腔量子电动力学 二能级原子 失谐 量子纠缠
【摘要】:采用Negativity度量两子系统间的纠缠,研究了两个全同二能级原子与腔相互作用系统中的量子纠缠。考虑原子与腔场失谐相互作用,并且原子间存在偶极相互作用的情况。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失谐量和偶极相互作用强度变化对量子纠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失谐量增大和偶极相互作用强度增大,两原子间纠缠增强。另一方面,随失谐量逐渐增大,两原子间纠缠呈现出从不规则振荡向准周期性振荡转变。随偶极相互作用强度增大,原子间纠缠振荡频率加快。
【作者单位】: 武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1020)
【分类号】:O413.2
【正文快照】: 0引言腔量子电动力学(Cavity QuantumElectrodynamics),简称腔QED,主要是研究在腔提供的特殊边界条件下量子化电磁场与粒子的相互作用。它不仅在验证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实现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计算提供了理想的物理平台。近三十年来,腔QED技术得到了快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才,郜江瑞;强作用腔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进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蒋美萍,江兴方,沈小明,李承芳,是度芳,陈光;微腔与腔量子电动力学研究进展[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3 张天才,王军民,彭X墀;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进展[J];物理;2003年11期
4 杨春娇;李园春;张寿;;通过腔量子电动力学转换一个未知量子态(英文)[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王吉有,徐晓轩,陆颖,张存洲;玻璃微球荧光的腔量子电动力学增强效应[J];量子电子学报;2001年03期
6 肖骁琦;杨联华;;利用三原子W类纠缠态在腔量子电动力学体系中实现单原子态的远程制备[J];光学学报;2008年09期
7 吴琴琴;;Shor算法的腔QED实现[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肖骁琦;李渊;;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两原子远程态制备方案[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卢道明;;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耦合三原子的纠缠特性[J];物理学报;2014年06期
10 耿涛,李刚,王军民,张天才;腔量子电动力学与量子信息过程[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鹏飞;张玉驰;李卓恒;李刚;王军民;张天才;;强耦合腔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单原子实时探测[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2 荆杰泰;NORRIS DAVID;KNELL REBECCA O;OROZCO LUIS A;;利用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实现原子和光场之间的稳态纠缠以及高保真度原子探测[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杨勇;董春华;肖云峰;韩正甫;郭光灿;;掺Eu介质微球腔的荧光光谱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林星;徐颖鑫;方伟;;基于微纳光纤-量子点体系的腔量子电动力学及单光子源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5 李刚;张玉驰;李园;王晓勇;张静;王军民;张天才;;非对称高精细度微光学腔中超低损耗的直接测量[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云峰;固态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原理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吴琴琴;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量子信息过程[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耿涛;基于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原子操控[D];山西大学;2006年
4 张玉驰;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单原子探测及控制[D];山西大学;2010年
5 刘思平;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纠缠的制备和纠缠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闫树斌;用于腔量子电动力学实验的铯原子双磁光阱及其冷原子输运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7 张鹏飞;强耦合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现及单原子轨道的精密测量[D];山西大学;2011年
8 孙红;利用腔量子电动力学制备多体连续变量纠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尹璋琦;腔量子电动力学和光机械系统中的量子信息过程[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10 张英俏;利用离子阱和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制备量子相位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瑞娟;内腔多原子操控的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的设计[D];山西大学;2015年
2 温静;腔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多粒子纠缠与干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侯其哲;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体系的绝热通道及纠缠动力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马悦;JC模型在腔量子电动力学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 廖屏;量子中继器和电路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的量子消相干[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小娟;光学回音壁模式微腔系统的特性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7 问峰;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量子相位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赖文喜;以腔量子电动力学为基础探索新型量子器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许鹏;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量子信息处理和消相干下的量子关联[D];安徽大学;2014年
10 江钰;基于腔量子电动力学的N位GHZ纠缠态的制备方案[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4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6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