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测量不确定度

发布时间:2017-12-08 13:21

  本文关键词:光学薄膜激光损伤阈值测量不确定度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损伤阈值 薄膜 测量不确定度 损伤


【摘要】:光学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是评价其激光耐受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准确评价和测定,是判断其激光耐受性能和进行相互比对的基础。通过对激光损伤阈值测试系统误差的溯源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给出了优化测试系统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光斑确定的情况下,激光能量越高,能量密度的误差越大。因此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选取较低的激光能量。在激光能量确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临界光斑,当小于临界光斑时,能量密度误差变化非常剧烈,光斑越小,能量密度误差越大。测试系统的激光光斑大于临界光斑时系统的误差较小,小于临界光斑时系统的误差急剧变大。因此,在激光损伤阈值测试系统中,应该优选临界光斑或者大于临界光斑。激光损伤阈值拟合产生的最大误差为最大能级的激光能量误差,因此要尽可能降低激光器的脉冲能量。由此可见,设计合理的系统参数,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作者单位】: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薄膜技术与光学检测重点实验室;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电子大学;
【基金】:国际科技合作资助项目(2013DFR706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8050)
【分类号】:TN243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大功率高能量激光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薄膜元件,这些元件的抗激光损伤能力与系统能否正常有效运行密切相关。众所周知,薄膜元件在强激光下的破坏一般由元件表面薄膜的抗激光能力所决定。因此,随着大功率激光器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薄膜抗激光损伤性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光机所联合实验室研制的溶胶凝胶减反膜在2010年三倍频激光损伤阈值水平国际评比中获得最佳结果[J];光机电信息;2011年02期

2 张东平,张大伟,范树海,黄建兵,赵元安,邵建达,范正修;应用离子后处理技术提高薄膜激光损伤阈值[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年02期

3 马冬兰;巩稼民;;光学簿膜激光损伤阈值的测量装置[J];应用光学;1991年06期

4 温忠义;结构对氧化物膜层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J];光机电信息;1997年08期

5 李晓光;张清华;沈军;;高激光损伤阈值化学膜透射元件的研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04期

6 蔡卫刚;;激光损伤阈值测试系统中光斑有效面积的测定[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 李成富;张梅珍;郭聚平;;不同激光波长对KDP晶体损伤的研究[J];中国激光;1985年01期

8 王聪娟;晋云霞;王英剑;邵建达;范正修;;离子束辅助技术获得高激光损伤阈值的增透膜[J];中国激光;2006年05期

9 吴慎将;施卫;苏俊宏;;激光场强分布对类金刚石薄膜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池存;;氧化物薄膜吸收的热电测量及其与激光损伤阈值的关系[J];兵器激光;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珊;沈军;吴广明;徐翔;周斌;倪星元;;制备条件对纳米结构ZrO_2薄膜抗激光损伤特性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师薇;杨利红;苏俊宏;徐均琪;王鸿;;激光预辐照提高TiO2薄膜损伤阈值的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沈军;罗爱云;王生钊;欧阳玲;谢志勇;朱玉梅;;HfO_2高激光损伤阈值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第三届全国特种玻璃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建荣;;磷酸氧钛铷晶体的电光性能[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3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C];2012年

5 黄祖鑫;蒋晓东;任寰;吕海兵;张磊;何钱军;彭勇;胡晓阳;;单层溶胶-凝胶化学膜的损伤机理[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爱芳;LBO晶体表面高激光损伤阈值增透膜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朝霞;ZrO_2化学膜与物理膜损伤机理的对比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毕艺;溶胶—凝胶技术制备ZrO_2/SiO_2多层高反膜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姜伟;KDP晶体微纳表面小尺度波纹对其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章春来;SiO_2/ZrO_2化学膜膜间渗透与激光辐照损伤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邹逢;红外激光防护薄膜的设计与制备[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6 何长涛;激光损伤阈值测试中的图像处理技术[D];四川大学;2007年

7 陈松林;ZrO_2薄膜生长及其工艺对微结构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8 陈银凤;类金刚石薄膜强激光作用的特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66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66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e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