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背景磁场的计算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背景磁场的计算与分析
【摘要】:通过洛伦兹变换推导了相对论匀速运动点电荷磁场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背景磁场的计算公式,并考虑原子核在纵向的厚度.对RHIC能区Au-Au碰撞和LHC能区Pb-Pb碰撞所产生的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着重讨论了原点磁场的能量依赖性质并给出了直观的定性解释.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理学院;
【基金】: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60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75068)资助
【分类号】:O571.6
【正文快照】: 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过程中,带正电的原子核以接近光速相互碰撞.对于非对心碰撞,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很强的磁场[1-4].这种背景磁场的存在是形成手征磁效应(CME:Chiral Magnetic Effect)的关键因素.为了计算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背景磁场,文献[1]中的思路是:首先给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凡,陈志来,杨学栋,韩玲;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集合流对2π干涉学分析的影响[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04期
2 陈小凡,杨学栋,陈志来,韩玲,王庆东;超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小相对动量区域 2π干涉学[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09期
3 毛鸿,李云德;π弦在重离子碰撞实验中的效应(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1期
4 付芬;;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径向流及其与核阻止的关联(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6年00期
5 陈小凡;;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部分相干源的相干因子[J];物理学报;2012年09期
6 沈文庆;中能重离子碰撞研究的进展——日法重离子碰撞会议简介[J];核物理动态;1988年02期
7 葛凌霄;中能重离子碰撞的微观描述[J];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8 卢兆启,李祝霞;重离子碰撞中的集体流[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4年00期
9 刘建业,刘航,李君清,张劭光;中能重离子碰撞动力学理论研究[J];物理学进展;1995年04期
10 储自力,郑玉明,王辉,,萨本豪,陆中道;1.15 重离子碰撞中K和π产生的统一动力学模拟[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5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全伶;葛凌霄;;中能区重离子碰撞反应枕制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2 邬恩九;;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多重碎裂过程[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3 张登志;王正行;;极端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中零能分布的受伤入射核模型[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4 马余刚;马国亮;萨本豪;蔡翔舟;黄焕中;龙家丽;贺泽君;方德清;田文栋;王鲲;魏义彬;钟晨;陈金根;沈文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温度涨落和△-标度[A];第十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蔡勖;;高能重离子碰撞软物理实验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六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6年
6 刘桂华;马余刚;;中能重离子碰撞下高能光子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小临;江栋兴;叶沿林;刘洪涛;卢希庭;;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线动量转移的计算[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8 付芬;肖志刚;靳根明;;相对论能区重离子碰撞中径向流与核阻止的关联[A];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马国亮;;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类马赫冲击波现象[A];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冯笙琴;刘峰;刘连寿;;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中混合事件方法的研究[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英华;极端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电荷平衡函数及系统的化学演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徐亦飞;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超氚核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7年
3 尹洪杰;不同能量重离子碰撞流体力学演化源的干涉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陈继延;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D];兰州大学;2006年
5 袁颖;中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整体效应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李保春;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相变和热力学性质[D];山西大学;2011年
7 杨志韬;高能重离子碰撞中颗粒发射源的强度干涉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吕明;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热密核物质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9 吴凤娟;AGS能区重离子碰撞中多粒子方位角集体关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王美娟;强子—强子和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相空间的bin-bin多重数关联[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熠标;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μ子偶素的产生[D];清华大学;2012年
2 吴妍;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粒子发射源的视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唐顺安;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双质子关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李守平;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热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守扬;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共振物质的统计物理特性[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骑增增;重离子碰撞的高阶矩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严;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初态涨落对椭圆流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刚;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中的开粲与闭粲产生[D];清华大学;2012年
9 郭遥;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直接流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辉;RHIC能区重离子碰撞K/π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78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7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