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全散射法测量燃煤颗粒物浓度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激光全散射法测量燃煤颗粒物浓度的实验研究
【摘要】:本研究在激光全散射法颗粒物浓度检测系统上进行了不同性质、浓度燃煤飞灰颗粒的质量浓度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联合全散射法颗粒物浓度检测系统和反演计算方法能良好的测算标准颗粒的质量浓度,误差约为7%。对于燃煤飞灰颗粒,测算结果能反映气流中颗粒浓度的变化,然而测算值高于真实值约19.3%~27.2%。并且,对除尘器前级电场飞灰的测算偏差大于第四电场飞灰。进一步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颗粒粒径增大,散射光分布逐步向前向(即0°方向)集中,导致光电探测器在收集透射光的同时收集部分前向散射光,使得反演计算值大于真实值。而前级电场飞灰中含有更多的大粒径、非球形颗粒且粒径分布范围更宽,偏离了反演算法的假定条件,导致对测算偏差增大。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060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476064)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No.BX201700085)
【分类号】:TM621;TN249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燃煤电站颗粒物的排放浓度不断降低,实 确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现颗粒物质量浓度准确检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 注-\凸显[1,2】。一方面,亟需通过在线检测确定颗粒物 全散射法的测量原理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照排放浓度是否达到排放要求;另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承中;陈超;王晓平;刘立忠;石卫光;曹军骥;;西安市春季气象因子对空气中碳颗粒物浓度影响的分析[J];甘肃科技;2007年05期
2 王振海;张武;史晋森;黄建平;陈艳;闭建荣;张北斗;;半干旱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粒径谱特征的观测研究[J];中国沙漠;2010年05期
3 李杨;;2000-2007年中国重点城市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4 徐晓峰;王京丽;程丛兰;张小玲;;2002年北京风沙季节颗粒物测值分析[J];气象科技;2006年06期
5 倪志波;董凤忠;杨阳;庞涛;吴边;张志荣;曾宗泳;;烟气流速及颗粒物浓度的光学测量方法研究[J];中国激光;2014年01期
6 张杰峰;白志鹏;丁潇;周剑;;空气颗粒物室内外关系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08期
7 张小玲;徐敬;李腊平;;不同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年04期
8 张展毅;李丰果;杨冠玲;李仪芳;曾凡进;曾立民;;大气颗粒物浓度自动监测仪器的研制及性能比对测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邢军;孙颖;李德恒;;四平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J];吉林气象;2012年01期
10 王勇;;谈火力发电厂烟气连续监测系统[J];大众科技;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治清;林忠平;朱卫华;张昊;;办公楼室内颗粒物浓度测试与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洪盛茂;;除夕夜烟花爆竹燃放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邓启红;;室内颗粒物的健康危害与研究对策[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文远高;连之伟;;商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测试与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周文晶;汪家玮;李佳颖;应启戛;;利用振动原理实时检测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方法研究[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小玲;刘洁;徐敬;徐晓峰;赵秀娟;孟伟;何迪;;北京机动车限行前后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朱持则;潘荷芳;郝世锋;杨军;孙晓慧;季海冰;毛燕军;;典型天气背景下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个例分析[A];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2年
8 刘泽常;董如鑫;张清爽;;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9 刘俊杰;徐斌;;分区计算在建筑物室内颗粒物浓度数值模拟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6年
10 刘增东;刘建国;王蓓;黄书华;韩道文;冯巍巍;陆亦怀;;北京地区颗粒物浓度垂直分布特性研究[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雪娇;2017年西安细颗粒物浓度至少降10%[N];西安日报;2014年
2 记者 常慕城;2月份菏泽共有“蓝天白云”天数10天[N];菏泽日报;2014年
3 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森林成为阻滞PM2.5的精锐奇兵[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4 彭爱平 龚正;“扬尘污染到了不得不治理的时候了!”[N];人民政协报;2014年
5 记者 陈永刚;长沙PM2.5昨最高近500[N];湖南日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徐文慧 记者 汤璇;59项措施严控扬尘污染[N];广东建设报;2013年
7 记者 荣丽君 通讯员 市督办;从数字看西宁大气治污成效[N];西宁晚报;2013年
8 张淼 刘美辰;大面积雾霾为何频频“来袭”[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李龙飞 贺小巍;铁腕治霾:还市民好空气[N];陕西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车辉;不要让蓝天成为公众的奢望[N];工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红光;城市公园绿地内空气颗粒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田利伟;室内环境颗粒物浓度预测模型及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王友君;典型室内外环境空气污染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丹丹;基于Arduino平台的光散射式沙尘颗粒物浓度测量系统设计及应用[D];宁夏大学;2015年
2 李春龙;空调室内空气颗粒物浓度控制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余卫国;基于MODIS数据的京津冀地区霾及颗粒物浓度遥感监测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高超;四川盆地颗粒物浓度卫星遥感反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颖慧;有高架的城市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黄诗卉;自然通风的学校建筑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及其相关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7 毛艺颖;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特征及源解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8 李志远;高架下街谷内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扩散的实验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9 李新龙;空调系统对室内颗粒物浓度影响规律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10 彭丹丹;郑州市绿地布局与配置模式对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93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29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