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脉冲推力器中等离子体加速数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感应式脉冲推力器中等离子体加速数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感应式脉冲放电 等离子体推力器 磁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摘要】:为了分析感应式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推力器中时变电磁场作用下等离子体的放电参数分布及其随着磁场强度变化的影响,引入了利用双曲型散度清除方法的二维轴对称瞬态等离子体流动的磁流体力学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输入能量的增加,等离子体团出现速度峰值的时刻提前,等离子体中同时存在的异号电流环对其加速具有阻滞作用.等离子体的加速效率随着磁场强度非线性增大,磁场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几何构型下峰值磁场强度大于0.45 T),有限空间情况下等离子体的加速效率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91分队;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67504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DUT15ZD(G)01)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O53
【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预研的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无电极烧蚀、无羽流中和器的感应式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中,一类以FARADAY为代表[1],其将无电极等离子体源(如螺旋波源等[2,3])作为预电离级,在源室下游进一步利用脉冲电流圈加速;另一类以PIT为代表[4]的推力器则直接利用特殊构型的线圈,如图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轲;江滨浩;纪延超;;霍尔效应推力器放电双稳态机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2 文明;洪延姬;王军;曹正蕊;;激光脉冲波形对推力器性能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6年08期
3 夏广庆;毛根旺;陈茂林;孙安邦;;微空心阴极放电推力器性能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5期
4 许仁萍;唐志平;蔡建;胡晓军;李莉萍;;抛物面型激光推力器的热力冲击响应[J];爆炸与冲击;2009年03期
5 贺武生;毛根旺;陈茂林;孙安邦;;电推力器等离子体喷流对航天器通讯电磁波信号衰减效应[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6期
6 侯凌云;贾云涛;;肼电弧增强推力器羽流温度光谱诊断[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12期
7 庞红勋,张志远;P PT等离子体运动图像的时间标定[J];高速摄影与光子学;1987年03期
8 崔村燕;洪延姬;王军;何国强;;聚光系统构形对激光推力器推进性能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6年06期
9 霍星;胡庆雷;肖冰;马广富;;带有饱和受限的挠性卫星变结构姿态容错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09期
10 李龙;王波;唐志平;胡晓军;;喷管长度对直筒型激光推力器推进性能的影响[J];高压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周前红;郭少锋;韩先伟;谭畅;林榕;刘世贵;蒋建;魏建国;余虔;;电弧推力器流场和传热的数值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2 于达仁;刘辉;马成毓;赵隐剑;;多级会切磁场等离子体推力器加速机制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3 石忠;姜博严;胡庆雷;;考虑推力器安装偏差的航天器饱和控制器设计[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曹正蕊;洪延姬;文明;李倩;;吸气模式激光推力器速度与高度耦合特性的数值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张庆红;唐志平;;全方位旋转分离式激光推力器概念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熊淑杰;严劲;;采用4个推力器进行姿控和卸载控制策略[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龙;胡晓军;唐志平;;几何构型对“烧蚀模式”激光推力器推进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景瑞;张尧;许涛;;基于万向节的在轨延寿航天器推力器方向调整[A];第三届海峡两岸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陈茂林;毛根旺;杨涓;;电推力器羽流对航天器通讯的影响效应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10 刘伟;赵黎平;;对地三轴稳定卫星推力器姿控对轨道的影响分析[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国英;为长寿命大型通信卫星打造新型推力器[N];中国航天报;2006年
2 杨冰 姜宁 本报记者 于莘明;风险在紧急“切换”中排除[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永杰;稳态等离子体推力器模化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小康;气体工质激光推力器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蔡建;激光微推进的原理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晓龙;厚壁面以及变截面条件下推力器的束聚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梁振华;固体冷气微推力器气体发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哲;固体脉冲推力器设计与性能仿真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盼;一种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空气工质电推进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罗晓明;电推力器羽流效应及防护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沈洋;微推力器阵列寻址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张代贤;大气吸光船推力器工作特性数值计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薛伟华;电推力器地面试验系统测试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寅昕;过驱动航天器推力器动态分配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邢宝玉;太阳热推力器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1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0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