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值功率窄脉宽单纵模脉冲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峰值功率窄脉宽单纵模脉冲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器 单纵模脉冲激光 电光腔倒空 高峰值功率 窄脉宽
【摘要】:报道了一种基于电光腔倒空技术的全固态Nd…YVO4单纵模脉冲激光器。通过精确控制磷酸钛氧铷(RTP)普克尔盒的温度,降低了由于普克尔盒中2块RTP晶体对抽运、振荡激光能量的不均匀吸收导致的热退偏,提高了普克尔盒的偏振消光比。通过优化普克尔盒开关驱动源的下降沿时间,解决了下降沿时间过长导致的脉宽展宽及输出功率降低等问题。在抽运占空比为50%、抽运峰值功率为16.9 W、重复频率为200Hz条件下,实验获得了脉宽为2.85ns、峰值功率为1 MW的单纵模1.064μm脉冲激光。50ms内输出激光的峰值功率稳定性优于±1.8%,连续记录的1300发脉冲的脉冲上升沿时间抖动优于±0.2n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301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1204167,61405109)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5102)
【分类号】:TN248
【正文快照】: 稳定输出的高峰值功率窄脉宽脉冲激光器在激光微加工、激光医学和高分辨激光雷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5]。特别是在金属薄膜-陶瓷复合材料的微加工领域,材料的刻蚀深度、重凝层厚度、刻蚀表面粗糙0501006-1度等均依赖于激光的脉冲宽度和峰值功率密度。一方面,当峰值功率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小华,陈绍和,葛夏平,马忠林,,邓锡铭;单纵模激光的再生放大[J];中国激光;1995年11期
2 廖江红,A.Mohebati,T.A.King;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单纵模机制[J];中国激光;1993年09期
3 秘国江,刘朗,黄茂全;灯抽运单纵模种子源[J];中国激光;2003年09期
4 曹渭楼,陈庆浩,朱智敏,陈绍和,徐仁芳,邓锡铭,孙云龙,解桥;单纵模固体激光器的物理设计和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1986年09期
5 王衍勇,刘俭辉,李世忱,隋展,李明中,丁磊,唐军,罗亦鸣,梁樾;稳定的简单结构被动调Q单脉冲单纵模激光器[J];中国激光;2004年05期
6 孙云龙;曹渭楼;;固体激光器的单纵模选择[J];激光与红外;1984年02期
7 丁磊,景峰,隋展,卓志云,张小民;环行调Q单纵模振荡器的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8年03期
8 曲彦臣;焦程鸿;赵卫疆;王元虎;梁志强;任德明;胡孝勇;;利用四臂腔产生单纵模TEA CO_2激光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09期
9 石坦;孙哲;惠勇凌;姜梦华;雷訇;李强;;基于反射式体布拉格光栅的窄脉宽单纵模激光器[J];光电子.激光;2012年11期
10 杨庆俊;获得单纵模TEA-CO_2激光的各种技术[J];兵器激光;198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燧;林文雄;史菲;黄见洪;林宗志;林季鹏;郑晖;许灿华;李锦辉;;基于能量缩减原理的种子注入单纵模200mJ脉冲激光器[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曲彦臣;任德明;赵卫疆;王元虎;梁志强;苑磊;;三镜腔获得单纵模TEA CO_2激光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周军;余婷;毕进子;陈卫标;;种子注入的单纵模调Q Nd:YAG激光器[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元虎;快调谐TEA CO_2单纵模激光及注入锁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惠勇凌;基于组合体布拉格光栅选单纵模的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2 章文志;TEA CO_2激光器单纵模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黄菁华;LD泵浦单纵模激光器及频率稳定性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武愕;半导体泵浦的全固化单纵模激光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柯亮;常温2μm单纵模激光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孟凡强;单纵模YAG激光器鉴频系统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4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0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