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在超快动力学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关键词: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在超快动力学中的应用进展 出处:《激光技术》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是飞秒抽运-探测技术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结合。可以测得在不同抽运-探测时间延迟下,分子电子激发态电离或解离而来的离子质谱;不同抽运-探测时间延迟下,质谱信号强弱的变化反映了激发态布居数的时态信息;给出了分子激发态和里德堡态中准确的寿命信息、分子激发态势能面非绝热耦合信息以及分子过渡态信息。介绍了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在分子激发态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以及在里德堡态解离、异构化、内转换、系间交叉等超快动力学过程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指出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将在一些新现象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64040;11204264) 新疆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招标课题资助项目(KWFG1502)
【分类号】:O437
【正文快照】: 引言从分子或原子的水平上,实时观测、跟踪化学反应过程,最终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和操控,是化学家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人们对化学反应机理与历程的研究不断地取得了新的突破。1935年,EYRING等人提出了过渡态理论[1],认为反应物变成产物之前,要经过一个过渡态,即:反应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明惠;金琪;刘劲松;王可嘉;杨振刚;;飞秒激光结合啁啾太赫兹脉冲控制CO分子取向[J];激光技术;2015年06期
2 贺元兴;穆佰利;李建;李伟;;高斯光束质量与波像差之间的关系[J];激光技术;2014年06期
3 布玛丽亚·阿布力米提;朱荣淑;邱学军;秦晨;张冰;;飞秒时间分辨的光电子影像对3-甲基吡啶分子超快动力学研究(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4年01期
4 于洪;;飞秒激光脉冲宽度测量研究[J];激光技术;2013年05期
5 丁中华;邱学军;徐晏琪;王艳梅;张冰;;飞秒时间分辨的光电子影像研究氯化苄分子内转换动力学(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12期
6 张蓉蓉;秦朝朝;龙金友;杨明晖;张冰;;丙烯酸分子的激发态超快预解离动力学(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登文;俞绍辉;赵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敏;黄传兵;贾建云;杨小静;杨秀丽;李明;徐友霞;陈瑞莲;;胱抑素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年01期
2 侯世芳;刘银红;许贤豪;;多发性硬化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10期
3 薛萍;何福聪;曹阳;;探讨血清胱抑素C对诊断1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09期
4 刘冬叶;;胱抑素C在狼疮肾炎诊断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2期
5 甄萍;姚新洁;张长庚;严香菊;;血中Cys C、D-D、CD_(146)检测对SLE肾损伤监测的意义[J];河北医药;2012年15期
6 黄秀红;陈聪;陈康荣;;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学;2011年03期
7 章英宏;;血清胱抑素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5期
8 庄永泽;陈建;王丽萍;;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的组织病理改变[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5年02期
9 俸家富,罗军,李少林;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替代标记物[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03期
10 周江红 ,刘南田;系统性红斑狼疮[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修洲;;“飞秒化学、飞秒生物与飞秒物理”专题出版[J];科学通报;2010年19期
2 佚名;;飞秒和飞秒激光[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年01期
3 钱士雄,马国宏,郭立俊;飞秒超快过程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4 汤宇晖,韩申生,张长学,程静,吴衍青;飞秒强激光与低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原初过程的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5 刘天夫;飞秒光谱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物理;1992年02期
6 余向阳,罗琦,李伟良,李青,王志仁,周建英;飞秒相干态相位光谱的原理、技术与应用[J];量子电子学报;1998年06期
7 ;我研制成功“飞秒光梳装置”[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19期
8 王国超;颜树华;林存宝;邹鹏飞;杨东兴;;基于飞秒光学频率梳的大尺寸精密测距综述[J];光学技术;2012年06期
9 牛憨笨,张焕文,杨勤劳,王贤华,高山,黄玉金,高继魁;飞秒扫描相机的研究[J];高速摄影与光子学;1987年03期
10 晓晨;飞秒大气探测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旗煌;;北京大学飞秒科学研究工作汇报[A];2004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2 罗乐;李呈德;王丹翎;蒋红兵;杨宏;夏宗炬;龚旗煌;;飞秒强激光微爆炸及微结构制备[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3 余玮;;飞秒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解析方法[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4 王艳艳;韩蒙;孙辉;任秋实;Josef Bille;;利用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研究经飞秒激光切削后角膜变化[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大伟;杨爱英;刘星洋;戴少阳;齐向晖;周小计;陈徐宗;;光纤飞秒光梳研究进展[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峰;陈黎明;林晓宣;刘峰;马景龙;李润泽;李玉同;王兆华;魏志义;张杰;;飞秒超短超强激光在氩团簇中的等离子体通道自导引传输[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7 曾小明;朱启华;魏晓峰;黄小军;王逍;王晓东;周凯南;王方;刘兰琴;谢旭东;郭仪;;飞秒光参量产生和放大实验[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韩海年;王延辉;魏志义;沈乃o,
本文编号:1316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1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