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金属纳米结构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本文关键词:典型金属纳米结构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出处:《光子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能量损失谱 表面等离子激元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纳米结构 液晶 格林函数
【摘要】:利用格林函数推导出金属纳米结构电子能量损失谱的计算公式,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几种典型的结构进行建模仿真,数值模拟运动电荷和结构的距离、液晶环境材料对电子能量损失谱的调节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当增加电子与纳米结构的距离时,电子能量损失谱谱峰降低;当添加液晶材料或各向同性衬底材料时,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峰值发生明显红移,但液晶的光轴倾角改变对峰值的调制作用有限.通过计算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特性,为高度复杂的等离子体激元纳米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51277001,6147100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No.NCET-12-0596)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No.2013SQRL065ZD)资助~~
【分类号】:O485;TB383.1
【正文快照】: 0 引言使用快速电子穿过材料时会导致其表面的原子内芯级电子、价带电子、价带电子集体振动和自由电子振动被激发等,从而发生非弹性散射出现能量的损失,通过这部分损失的能量来获取材料的表面原子信息的分析方法被称为电子能量损失谱(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训民;表面电子能量损失谱[J];物理;1985年10期
2 杨卫国;章晓中;袁俊;;一种由电子能量损失谱计算过渡金属d电子数的优化方法[J];物理学报;2006年07期
3 王乙潜;杜庆田;丁艳华;梁文双;段晓峰;;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物理;2010年12期
4 朱静;新实验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讲座第九讲 电子能量损失谱原理及应用[J];物理;1983年11期
5 王永瑞;章红;卢党吾;;介电函数及其在电子能量损失谱低能区分析的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1991年04期
6 王永瑞;邹骐;卢党吾;胡赓祥;;电子能量损失谱低能谱区的分析和应用[J];电子显微学报;1993年03期
7 杨瑞青,陆晓佳,蔡建华;半导体超晶格的介电函数倒数与快速电子能量损失谱[J];物理学报;1989年03期
8 邹骐;王永瑞;;高温超导体Bi_2Sr_2CaCu_2O_8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3年02期
9 王永瑞,,邹骐,卢党吾;电子能量损失谱学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物理;1994年06期
10 李超;杨光;;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能量损失谱的原理及应用[J];物理;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岳魁;袁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各向异性材料电子能量损失谱中的应用[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永瑞;章红;卢党吾;;介电函数及其在电子能量损失谱低能区分析的应用[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讨论会论文专集[C];1991年
3 孙岳魁;袁俊;;幻角和线性二向色性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卫国;章晓中;袁俊;;由电子能量损失谱计算过渡金属d电子数的浮动窗口方法[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孙岳魁;袁俊;;各向异性材料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幻角’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刘京杰;汪国顺;罗文捷;焦仁杰;郭可信;丁明孝;翟中和;;用电子能量损失谱成像技术(ESI)研究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2年
7 孔翔;胡桂青;段晓峰;;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GaN的极性[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付连峰;张爱华;朱静;陈业新;万晓景;;电子能量损失谱在Ni_3Fe的环境氢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邹骐;王永瑞;;高温超导体Bi_2Sr_2CaCu_2O_8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A];第七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3年
10 蒋军;袁俊;曹明贺;;电子能量损失谱测量CaB_6化学剂量比[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甜甜;边界元法在粒子散射和能量损失谱中的应用[D];安徽大学;2015年
2 姜维春;金属原子束流源的研制及Li和CO的快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小飞;基于液晶环境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孙岳魁;各向异性材料中的电子能量损失理论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3 陆雷;铀铌合金表面氧化行为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4 陆t熡
本文编号:1316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1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