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声子辅助跃迁调控半导体量子点电磁感应透明的光存储
本文关键词:利用声子辅助跃迁调控半导体量子点电磁感应透明的光存储 出处:《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量子光学 声子辅助跃迁 电磁感应透明 时间光孤子 半导体量子点
【摘要】:基于当前的实验条件,在半导体量子点中考虑声子辅助跃迁效应去构建环形四能级半导体量子点电磁感应透明介质模型。利用多重尺度法解析地研究了其中的时间光孤子的动力学行为。结果发现,可以通过调整声子辅助跃迁强度来控制时间光孤子的幅度、宽度和群速度等动力学性质。时间光孤子的群速度远小于光速,且随着声子辅助跃迁强度的增加,孤子的群速度不断减小,以至于可能缓变接近于零从而出现停滞现象。光停滞有利于将光存储于量子器件内,这为半导体量子器件实现光存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铜仁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2214,11374252,11474245)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Y(2015)384,KY(2015)446]
【分类号】:O431.2
【正文快照】: 082701-1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势,因而被用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光存储,为具体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基于量子相干和量子干涉效应的电磁感应透明(EIT)效应为人们操控光子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光在EIT介质中的传播有着许多有趣的特征,如介质对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强,徐权;玻璃中半导体量子点的有效电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豫;王培南;;水溶性半导体量子点在活体细胞中的荧光特性研究[J];科学通报;2008年19期
3 金能韫;;晶格畸变分析及其在半导体量子点结构中的应用(英文)[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景雪;张超;汤正新;陈庆东;;半导体量子点的电子结构与其吸收峰波长的移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吴银忠;;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蒋最敏;钟振扬;汪丹;;半导体量子点[J];科学观察;2008年06期
7 吴献;;半导体量子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0期
8 刘忍肖;张丽娜;李学毅;齐笑迎;吴侠;汤艳;魏文博;葛广路;;半导体量子点光谱特性标准样品及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粒径定值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09期
9 李世国;王新中;范金坪;夏林中;张春晓;杜军;;半导体量子点及其应用概述[J];科技信息;2011年29期
10 吴晓春,陈文驹;半导体量子点电子结构理论研究的进展[J];物理;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迅;;半导体量子点的库仑荷电效应[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牛智川;窦秀明;熊永华;王海莉;黄社松;倪海桥;孙宝权;;半导体量子点单光子发射器件[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吴雪梅;陈静;诸葛兰剑;姚伟国;;半导体量子点材料中的量子限域效应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徐天宁;吴惠桢;斯剑霄;;Ⅳ-Ⅵ半导体量子点光学性质及理论模拟[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马红;马国宏;杨俊毅;马洪良;;量子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对CdSe半导体量子点的激发态动力学特性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家雨;;锰掺杂半导体量子点的荧光性质及其在LED照明上的应用[A];豫赣黑苏鲁五省光学(激光)学会联合学术2012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曹硕;唐静;高宇男;孙悦;邱康生;赵彦辉;许秀来;;电场及磁场条件下半导体量子点中单电荷及其自旋的精确操控[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思静;半导体量子点与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学响应及其相互作用[D];武汉大学;2016年
2 王防震;半导体量子点的光谱和光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解研;半导体量子点结构的光学及输运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4 苏雄睿;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和半导体量子点能量转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熊晖;铁磁金属、稀磁半导体和半导体量子点中自旋电子学的光谱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张荣军;半导体量子点光子回波和自感应透明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刘绍鼎;半导体量子点光发射纠缠特性及量子点与贵金属纳米线的耦合[D];武汉大学;2009年
8 罗莹;半导体量子点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9 王力;半导体量子点系统的理论与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谷娟;半导体量子点少体系统低激发态能谱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文学;基于半导体量子点—光学微腔耦合系统实现量子相位门[D];延边大学;2016年
2 袁春云;半导体量子点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3 罗婷婷;半导体量子点电磁感应透明介质中的非线性光学性质[D];湘潭大学;2016年
4 李倩;新型高效半导体量子点的制备、光学性质及其光学功能薄膜组装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牛晓龙;半导体量子点的光吸收谱[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王升;半导体量子点中电子属性的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仝海芳;Ⅱ-Ⅵ族半导体量子点电子自旋超快光场调控[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建军;半导体量子点系统中应变调制的自组装[D];湘潭大学;2004年
9 熊蓉玲;水溶性半导体量子点在细胞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黄青松;锌基半导体量子点光学性能研究及其在LED中的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0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2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