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单介质层对微球透镜成像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2 23:11

  本文关键词:单介质层对微球透镜成像特性的影响 出处:《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超分辨薄膜 微透镜 成像


【摘要】:利用嵌有钛酸钡(BTG)微球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突破衍射极限是目前实现超分辨成像的一种常规方法.本文提出在微球透镜与样品表面增加一种介质层,并研究了不同厚度的SU-8单层介质层对成像性质影响.实验发现:随着SU-8介质层厚度从0增大到270 nm,成像视场大小从10.8μm增加到了13.2μm.其中SU-8厚度在160 nm左右时候,视场大小与对比度最优.此外,对于厚度为160 nm的不同材料介质层,发现SU-8介质层最能提高视场大小,而二氧化钛(Ti O2)介质层削弱了视场大小.我们认为耦合进介质层的光信息含量决定了成像质量,并通过光波干涉相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这一实验研究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微透镜成像原理的认识.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5073、61673287)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学生科学基金
【分类号】:O439
【正文快照】: 基于介质微透镜成像已成为突破衍射极限最为简单有效的成像方法.Wang科研小组首先发现低折射率微球在空气中能够实现超分辨[1].Hao等人[2]在此基础上发现液体半浸没低折射率微球能够牺牲一定放大倍数产生好的成像对比度.随后,Arash等人[3-4]证实高折射率微球全浸没在液体中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庞辉;杜春雷;邱琪;邓启凌;张满;尹韶云;;介质微球超分辨成像薄膜[J];光子学报;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滨涛;王恬;郭明磊;夏阳;邓芸;叶永红;;单介质层对微球透镜成像特性的影响[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帅;叶燃;曹玲玲;;一种可移动超分辨成像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应用光学;2014年03期

2 王伟;;高数值孔径下高斯光束超分辨技术[J];光子学报;2013年04期

3 王淑莹;章海军;张冬仙;;基于微球透镜的任选区高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新方法研究[J];物理学报;2013年03期

4 姚保利;雷铭;薛彬;郜鹏;严绍辉;赵惠;赵卫;杨建峰;樊学武;邱跃洪;高伟;赵葆常;李英才;;高分辨和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在空间和生物中的应用[J];光子学报;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学民;;透镜成像公式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年27期

2 邓理祥;;透镜成像实验操作方法探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3 陈婉珍;透镜成像作图法的教学[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4 桑同常;;一个简单生动的凸透镜成像的演示实验[J];物理通报;1994年07期

5 许世军,任小玲;四光路透镜成像系统研究[J];物理实验;2002年10期

6 张建强;张亚萍;;凸透镜成像的计算机模拟[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刘汉汉;;凸透镜成像测试题[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09年10期

8 齐学刚;;凸透镜成像解题技巧[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08年09期

9 孙新颖;透镜成像问题中有关量之间关系的判断[J];中专物理教学;1999年03期

10 于志明;;薄透镜成像中物像之间的动态关系[J];物理通报;199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州丰县师寨镇东渡希望初级中学 尹红梅;我需要你的“点缀”[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菊;声透镜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建坤;基于计算光学的简单透镜成像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本文编号:1321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21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