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方向模板线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方法
本文关键词:自适应方向模板线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方法 出处:《激光杂志》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使用线结构激光测量的过程中,提取结构光条纹中心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步骤。由于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能量密度、激光投射面反射率不一致、外界光线干扰、相机拍摄误差等因素,条纹宽度有时会出现显著的不均匀。而在使用方向模板法提取结构光条纹中心的过程中,由于模板的大小取决于结构光条纹的宽度,上述现象直接影响条纹中心提取的准确性。对此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方向模板的结构光条纹中心提取方法,进行了实验与对比,并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适应结构光条纹不均匀情况下的中心线提取。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TN249
【正文快照】: dhu.edu.cn目前工业上应用的测量手段可以分为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两种方法。其中,一般的接触性测量手段较为直观简单,精度较高,但是其不能够测量软表面、测量速度较慢、测量单元存在损耗[1],限制了接触式测量手段在工业上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对建筑墙体及地面瓷砖粘贴平整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万江;许敏;;基于结构光视觉的激光拼焊焊缝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年07期
2 何照荣;蔡业彬;;基于结构光的失效钣金件逆向重构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10期
3 李欣;侯文广;杜志强;商浩亮;;角度已知的结构光摄影测量三维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9期
4 王颖;张瑞;张圆;;基于圆结构光视觉传感器的标定特征点获取方法[J];应用光学;2012年05期
5 赵天宇;吴易明;陈良益;朱立峰;刘宇波;;结构光法和相位移法的对比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17期
6 赵文川;苏显渝;张启灿;刘元坤;;基于结构光的光线追迹与波前重建方法[J];光学学报;2009年07期
7 王焘;陈文静;钟敏;苏显渝;;基于结构光投影的二维S变换轮廓术[J];光学学报;2012年12期
8 赵婷婷;;结构光的编码与解码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0年08期
9 冯莲娣;;基于结构光时间编码法简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柳迪;姚振宁;李海峰;刘向东;刘旭;;基于波长分离的结构光采集系统[J];光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艳;范生宏;王立;卢欣;陈继华;;月球车结构光视觉系统标定方法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陶俊;;基于投影器和结构光的人脸曲面三维重建[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勇;李原;王庆林;陈辉;;基于主动投影的结构光视觉系统的标定[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4 崔海华;王震;廖文和;戴宁;程筱胜;;一种新的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测量模型[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卢鹏;刘小英;张武昕;;三维重建结构光边缘提取的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史玉升;李中伟;钟凯;王从军;;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7 史玉升;李中伟;钟凯;王从军;;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8 孙良海;杨运强;黄洪昌;李杰;;激光结构光焊缝跟踪高效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9 陶俊;;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曲面建模及其纹理自动绘制[A];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新进展[C];2005年
10 宋明;张云峰;;用简单的结构光测量高速车体的限界[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万祯;数字投影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丛鹏宇;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感知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唐苏明;三维曲面测量的编码结构光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李冠楠;直齿圆柱齿轮渐开线齿廓的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D];吉林大学;2014年
5 陈建玲;结构光照明超分辨微分干涉相衬显微成像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范剑英;结构光深度图像获取和处理与三维重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中伟;基于数字光栅投影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与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喻擎苍;基于符号M阵列二值结构光的三维检测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彩林;基于结构光的手持式摄影扫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敬;基于结构光和NRSFM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琳琳;基于结构光投影法的空间障碍物探测方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芳芳;基于伪随机编码结构光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俞宝清;基于双目结构光的快速三维成像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赵必玉;高精度面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程伟;基于结构光视觉的番茄果实识别定位系统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刘欢;实时彩色三维建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高山;基于相位编码结构光的深度获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丁洵;基于线结构光的单目视觉目标位姿测量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盛佳伟;大锻件在线测量系统中的三维重构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26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26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