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相干和微弱信号检测的干涉探测技术
本文关键词:基于光学相干和微弱信号检测的干涉探测技术 出处:《光学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测量 相干光学 干涉探测 白光干涉 微弱信号检测 信噪比
【摘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干涉探测的基本工作原理;采用波动光学理论、平面波近似和非相干叠加等方法对干涉探测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通过与传统光电探测技术的比较发现,干涉探测技术更适用于在强天光背景下对暗弱目标的搜索。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电探测部;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5AAXXX1088X)
【分类号】:O436.1
【正文快照】: 随着科技进步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大气层附近各种飞行器数目飞速增加。为了发现、跟踪国外间谍飞行器,以及规划、调度本国卫星和飞行器以实时监控突发危险,需要对空中目标进行24h不间断监视。在对空间目标的测量上,传统光学测量方法受太阳和天光背景的影响,其探测时段、探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效杰;白宝平;陈晓冬;汪毅;郁道银;;一种提高扫频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分辨率的延时自动校正算法[J];中国激光;2015年12期
2 赵可强;谢芳;马森;王韵致;陈亮;;基于波数分辨的低相干干涉台阶高度测量系统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5年11期
3 郭昕;王向朝;南楠;李中梁;;一种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深度分辨率增强技术[J];光学学报;2015年03期
4 行鸿彦;张强;徐伟;;混沌海杂波背景下的微弱信号检测混合算法[J];物理学报;2015年04期
5 门涛;徐蓉;刘长海;温昌礼;牛威;;光电望远镜暗弱目标识别算法及探测能力[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3期
6 张艳艳;巩轲;何淑芳;霍玉晶;;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进展[J];激光与红外;2010年11期
7 魏合理;陈秀红;余凯;田永青;;白天CCD观星可探测极限星等值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亮;;海杂波背景下小目标检测的深度信念网络方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7年07期
2 苏理云;孙唤唤;李晨龙;;基于局域线性法和卡尔曼滤波的强混沌背景下正弦信号恢复的混合算法[J];电子学报;2017年04期
3 刘晓梅;李梦月;周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发展及应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楼鑫;赵阳;聂永名;倪淑燕;;临近空间低速目标光学探测性指标评价体系[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5 董磊;王斌;刘欣悦;;基于光学相干和微弱信号检测的干涉探测技术[J];光学学报;2017年02期
6 徐卿;赵春晖;李晓;;白昼星敏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J];光学技术;2016年06期
7 戴靠山;王英;黄益超;;基于激光遥测方法的某在役风电塔现场实测分析[J];工程科学学报;2016年10期
8 刘富国;查学军;杨波;高文烨;郑浩;钟平;;基于光纤低相干干涉技术的透镜中心厚度测量方法研究[J];应用激光;2016年05期
9 许云祥;许蒙蒙;孙建锋;吴斌;汪勃;;卫星相干光通信测速一体化技术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12期
10 汪祥莉;王斌;王文波;喻敏;;混沌背景下非平稳谐波信号的自适应同步挤压小波变换提取[J];物理学报;2016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军;杨远洪;刘学静;;基于间隙光纤光栅的微间隙与温度同时测量技术[J];中国激光;2014年11期
2 南楠;步鹏;李中梁;郭昕;王向朝;;正弦相位调制全深度频域多普勒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J];中国激光;2014年02期
3 陈朝良;高万荣;;基于光谱光纤低相干的透射样品色散和折射率测量方法[J];中国激光;2013年10期
4 朱荣刚;朱日宏;宋倩;李建欣;李金鹏;;基于光纤干涉投影的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应用研究[J];中国激光;2013年07期
5 吴彤;刘友文;;Optimal 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or high-speed swept 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3年02期
6 南楠;步鹏;郭昕;王向朝;;三维全深度复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及其对人体皮肤的在体成像[J];中国激光;2012年07期
7 胡爱军;孙敬敬;向玲;;经验模态分解中的模态混叠问题[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1年04期
8 孟庆芳;陈月辉;彭玉华;;Small-time scale network traffic prediction based on a local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 model[J];Chinese Physics B;2009年06期
9 卢俊;汪剑波;孙贯成;;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 structure optimized by genetic algorithm[J];Chinese Physics B;2009年04期
10 谭碧涛;景春元;王宝国;张新;关小伟;;光谱滤波技术对星等测量精度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国舟,江超;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陈佳圭;全国微弱信号检测学术交流讨论会简讯[J];物理;1979年05期
3 陈佳圭;中美联合“微弱信号检测”实验室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J];物理;1986年06期
4 陈一询;《微弱信号检测》一书评介[J];物理;1988年07期
5 陈一询;微弱信号检测讲座 第一讲 微弱信号检测概论[J];物理;1988年08期
6 刘吉超;阿地力·依米提;;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的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我国著名的微弱信号检测专家唐鸿宾教授[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S1期
8 杨汉祥;;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9年01期
9 冯暖;王卫;陈程程;靳志飞;王应龙;;一种简单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10 陈佳圭;微弱信号检测的意义、内容及进展[J];物理;198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茂;胡立群;;光电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吴涛;魏欣;张若禹;袁嗣杰;;基于稳健Wigner-Ville分布的微弱信号检测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甘维明;李风华;李整林;戴琼兴;;海洋混响背景下微弱信号检测的仿真研究[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杨璧南;;微弱信号相干检测后的频域处理[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唐玉志;蔡宗义;刘瑜;;两种基于谐波小波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6 黄冠钦;杨坤德;马远良;;微弱信号的自适应相干累积检测[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任德奎;王德石;谌龙;;基于参激Lorenz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颜勇;王玫;张慧峰;;基于Duffing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勇;许录平;田玉琴;徐飞;;一种微光子导航源的混沌辨识方法[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冯明时;胥永刚;马海龙;;基于线性不变矩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冬梅;基于达芬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强;机械设备早期故障预示中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徐春生;微弱信号检测及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王坤朋;微弱信号检测的盲源分离方法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聂春燕;混沌理论及基于特定混沌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兰小刚;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在引力量子效应验证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美子;微弱信号检测与辨识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郑红利;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混沌背景下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章代敏;通信信号非线性动力学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马腾跃;多节点监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李乐;基于混沌理论的频率未知的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6 王晓东;基于耦合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7 唐坤鹏;时间分辨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在LIBS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黄炜;基于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9 崔芹;基于混沌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王梦蛟;非共振参数混沌控制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7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2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