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部分声源面测量数据识别噪声源
本文关键词:利用部分声源面测量数据识别噪声源 出处:《振动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利用声源面少量测量数据识别噪声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声辐射模态的联合利用声压与法向振速进行噪声源识别的方法。首先,对辐射声阻抗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基于振速的声辐射模态;然后,推导出了与基于振速的声辐射模态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基于声压的声辐射模态;最后,建立了联合利用声压与法向振速的噪声源识别公式。进行了单点激励下的简支平板数值仿真和固支平板激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联合利用少量的声压与法向振速对声源面的声压和法向振速进行较好的重建,从而实现噪声源识别。该方法的提出能够促进基于声源面测量的噪声源识别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解放军海洋环境专项办公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5452)
【分类号】:O42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以近场声全息为代表的基于近场声压测量的间接识别噪声源的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重构算法对全息面上的高空间频率成分具有放大作用,全息面环境噪声及传感器失配误差都会对重建结果中的高空间频率成分产生严重影响[1],从而有可能使重建结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丰乐平;偏相干函数的简化计算及其噪声源识别[J];声学学报;1991年05期
2 黄其柏,王雪川,卢文祥,,师汉民;分布噪声源诊断的偏相干理论与方法[J];声学技术;1995年03期
3 刘冰;张梅;;车内噪声源识别技术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3年03期
4 李小珍;刘孝寒;张迅;李亚东;;基于相干分析的高铁简支箱梁结构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1期
5 熊建强;黄菊花;廖群;;车辆噪声源识别理论与方法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年04期
6 谢玉声;许家毅;张萍;;某商用车车外噪声源识别与控制[J];科技风;2011年16期
7 宋晶;刘晓玲;;噪声源识别的相干分析研究[J];轻型汽车技术;2005年Z2期
8 章林柯;崔立林;;潜艇机械噪声源分类识别的小样本研究思想及相关算法评述[J];船舶力学;2011年08期
9 陈希星;张国锋;;偏相干技术分析噪声激励源[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10 胡伊贤;李舜酩;张袁元;孟浩东;;车辆噪声源识别方法综述[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司春棣;陈恩利;杨绍普;王翠艳;;基于声强法的整车表面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余桐奎;时胜国;熊草根;;层次分析法在复杂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邓可教;储昭坦;吕伟国;;有限焦距波束形成在汽车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司春棣;陈恩利;杨绍普;王翠艳;;基于声阵列技术的汽车噪声源识别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余珍;王志伟;;相干/偏相干分析结果数值比较在噪声源分析中的应用问题[A];第十一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金才;钱凌锋;庞剑;张亮;丁艳平;杨金榜;;气门噪声的小波分析方法[A];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7 何元安;何祚镛;;噪声源识别中的声场空间变换技术[A];水下噪声学术论文选集(1985-2005)[C];2005年
8 ;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2011年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1年)[C];2012年
9 沈松;应怀樵;刘进明;;基于波束形成的噪声源识别方法的应用和比较[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丹玲;王德友;张生;林佳佳;;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噪声源及辐射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清华大学 杨殿阁;汽车噪声测量技术:从静止到运动[N];中国电子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孟浩东;中小功率柴油发动机振声源识别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孟春霞;船舶辐射噪声源简化模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廖力达;挖掘机用柴油机噪声声源识别与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周晓华;运动噪声源识别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欢;直线阵潜艇噪声源高分辨定位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郭小霞;水下结构辐射噪声源快速诊断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薛玮飞;机械噪声源辨识与特征提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时洁;基于矢量阵的水下噪声源近场高分辨定位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昊强;汽车车身壁板振动对乘坐室内噪声的声学贡献度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杨涛;Ⅱ级生物安全柜气流模拟和降噪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乔晋红;基于偏相干分析的车内噪声源识别与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周东旺;基于近场声全息的车辆噪声源识别[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5 李玲;某商务车M100 NVH特性的分析与改进[D];湖南大学;2015年
6 陆地;基于EEMD-ICA-CWT的装载机噪声源特征识别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7 豆东阳;基于相位共轭法对噪声源进行成像和分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叶虹敏;基于TSVD正则化广义逆波束形成的噪声源识别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
9 许春民;基于传声器阵列技术的车辆噪声源识别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宋晶;利用偏相干函数法识别汽车整车噪声源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2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3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