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掺杂ZTO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本文关键词:Sb掺杂ZTO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出处:《无机化学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Sb掺杂 ZTO薄膜 溶胶凝胶法 缺陷 透明 导电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法制备Sb掺杂钙钛矿结构ZTO(ZnSnO_3)透明电薄膜,并借助XRD、SEM、XPS、UV-Vis和Hall效应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和性能。比较了Sb离子单独置换ZnSnO_3晶体中的Zn2+或Sn4+,以及同时置换Zn2+和Sn4+等3种置换方式所得薄膜的结晶状态,分析了不同置换方式形成的薄膜中Sb离子实际占有的晶格位置,以及Sb5+与Sb~(3+)的比例变化。探讨了不同置换方式晶体中氧空位(VO)、锌间隙(Zni)和锡离子变价(SnSn″)等结构缺陷相应的含量变化,并研究Sb离子掺杂浓度对薄膜晶体结构、结构缺陷和电阻率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置换方式的Sb掺杂ZTO薄膜均保持单一ZnSnO_3晶相,并且Sb离子均按设计的方案进入了相应的晶格位置,但不同置换方式的薄膜中,Sb5+与Sb~(3+)的比例不同,并且会随Sb离子浓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研究证明Sb离子置换方式以及掺杂浓度均会显著影响薄膜中载流子的浓度和迁移率,从而影响其电性能。在所制备的薄膜中,Sb离子单独置换Zn2+且组成为Sb_(0.15)Zn_(0.35)Sn_(0.5)O_(1.5)的薄膜电阻率最低,为0.423Ω·cm。此外,所有Sb掺杂ZTO薄膜在360~800 nm波长范围内透过率均在78%以上。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175162)资助项目
【分类号】:O484.4
【正文快照】: 透明氧化物薄膜(TCO)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光电薄膜材料,光伏电池组件、平面显示器、触控面板、发光二极管(LEDs)等无不将其纳入组成材料的考虑范围。TCO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导电性,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很高透明度,在红外光范围内具有很高反射率等。目前应用最成熟并已投入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戈;江向平;展红全;;溶胶凝胶合成铋层状BaBi_4Ti_4O_(15)粉体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2 李阳;崔秀兰;郭俊文;;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周幼华,顾豪爽,田虎永,赵敏,邝安祥;Bi_4Ti_3O_(12)铁电薄膜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Bi-Ti溶胶的匀胶规律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4 林钰,辛荣生,宋连卿;溶胶凝胶法制SiO_2底膜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曹冰,董文庭,朱从善;有机改性SiO_2无支撑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J];光学学报;1999年04期
6 夏长荣,唐晔,杨萍华,孟广耀,彭定坤;PVA修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γ氧化铝超滤膜[J];材料研究学报;1999年03期
7 宋伟明,周惠良,胡奇林,王有贤;铟锡氧化物纳米晶的溶胶凝胶法合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陈冬梅;;层状Li_x[Mn_(1-y)Co_y]O_2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张辰;陈丽萍;王银博;吴桃李;刘文静;刘雨潇;薛驰;冯庆荣;;溶胶凝胶法制备MgB_2膜[J];低温物理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展;陈沙鸥;邵渭泉;魏妙;李达;王峰;;GdAlO_3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及烧结行为研究(英文)[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志显;刘辉;郭彬;张佳伟;甘礼华;徐子颉;陈龙武;;以无机铝盐为前驱体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氧化铝[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杜丕一;沈鸽;韩高荣;翁文剑;赵高凌;张溪文;;钛酸铅镧薄膜的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及形成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杨雪峰;宁桂玲;仝慧娟;林源;;溶胶凝胶法制备γ-LiAlO_2:Eu~(3+)磷光体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4 胡煜艳;钱清华;周雪锋;陆小华;;溶胶凝胶法制备六钛酸钾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质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5 曹莹;张亮;曾繁明;万玉春;刘景和;;溶胶凝胶法制备β-BBO粉体及性能表征[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伊廷锋;霍慧彬;高昆;胡信国;;溶胶凝胶法不同合成参数对LiMn_2O_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英文)[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7 刘文民;徐媛;赵景红;关亚风;;溶胶凝胶法制备固态萃取搅拌棒和纤维针式固相微萃取萃取相及其性能比较[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上册)[C];2005年
8 董琰峰;杨修春;周石山;黄敏;侯军伟;;无机溶胶凝胶法制备B型和M型VO_2粉体[A];2010全国玻璃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琳;焦丽芳;苗艳丽;袁华堂;;类溶胶凝胶法合成多孔材料LiFePO_4/C[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谢颖;肖林久;陈永杰;李文泽;;溶胶凝胶法制备BaGd_(0.6)B_9O_(16):Eu_(0.4)~(3+)荧光粉粒径及形貌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宫璐;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C12A7-O~-材料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洪芳;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FTO透明导电薄膜[D];辽宁大学;2015年
2 周猛;溶胶凝胶法制备乳胶磷扩散源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3 李艳艳;富锂镍锰铬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海涛;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ZnO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宋婷婷;Co掺杂PbPdO_2的制备及其磁学特性[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6 张建标;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型LiFePO_4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黄栋;化学合成法制备Al_2O_3-SiO_2粉体及地质聚合物性能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年
8 杨华忠;溶胶凝胶法/电纺法制备硅氧聚合物电纺纤维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倩;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物薄膜晶体管[D];上海大学;2012年
10 LOEMBE Louis-Marie(马里);中温SPS法制备致密化Si_3N_4/LiAlSiO_4复合材料[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2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3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