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基于忆阻器的时滞混沌系统及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发布时间:2018-01-01 22:35

  本文关键词:基于忆阻器的时滞混沌系统及伪随机序列发生器 出处:《物理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忆阻器 时滞混沌 稳定性分析 随机性分析


【摘要】:忆阻器作为可调控的非线性元件,很容易实现混沌信号的产生.基于忆阻器的混沌系统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但是基于忆阻器的时滞混沌系统目前却鲜有人涉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型忆阻时滞混沌系统.时延的存在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使系统能够产生更丰富、更复杂的动力学行为.我们对提出的忆阻时滞混沌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显示系统稳定平衡点的相应参数区域.讨论了在不同参数情况下的系统状态,系统呈现出形态各异的混沌吸引子相图,表现出丰富的混沌特性和非线性特性.最后,将系统用于产生伪随机序列,并经过实验验证,我们提出的系统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和互相关性,同时能获得相对显著的近似熵.该时滞混沌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和良好的随机性,能满足扩频通信和图像加密等众多领域的应用需要.
[Abstract]:As a kind of controllable nonlinear element, it is easy to generate chaotic signals. The research on the chaotic system based on the resistive device is a hot topic. However, the delay chaotic system based on the amnesia is seldom involved. Therefore, a new type of delayed chaotic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ence of delay 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and makes the system more abundant. We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mnesia time-delay chaotic system, and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 regions showing the stable equilibrium point of the system, and discuss the state of the system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system presents various chaotic attractor phase diagrams, showing rich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and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system is used to generate pseudorandom sequences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The proposed system has good autocorrela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and can obtain relatively significant approximate entropy. The chaotic system with time delay has complex dynamic behavior and good randomness.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encryptio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372139,61672436,61571372)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教技函[2013]47号)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批准号:XDJK2016A001,XDJK2014A009)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O415.5
【正文快照】: 1引言 忆阻器是Chua[1]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2008年惠普(HP)实验室Strukov等[2]数学推导出了HP忆阻器模型,并且物理实现了忆阻器,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忆阻器.此后,忆阻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非线性科学领域、神经网络领域、材料科学领域都得到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一平,李力,薛克兴;复合材料壳体的应力和稳定性分析[J];航空学报;1987年11期

2 黄新甫;;市场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湖南数学年刊;1989年Z1期

3 刘烈斌;;关于相关稳定性的探讨[J];浙江气象科技;1990年02期

4 孔令琳,,化建新;四川某厂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整治[J];军工勘察;1995年02期

5 陈湘波,刘建周;辉县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区域稳定性分析[J];河南地质;1999年04期

6 鲁丽;;宣城市陈山滑坡群稳定性分析[J];安徽地质;2009年03期

7 胡诚;;台阶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5期

8 T·S·Hull,马宁;设桩土坡的稳定性分析[J];邯郸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9 梁顺安;程国锋;李洪波;郭冬;郭乾坤;向明余;;浮动缓冲短节的疲劳及稳定性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4年03期

10 姚平;杨作恒;朱红雷;杨伟俊;刑恩达;;某水库坝前变形边坡勘察与稳定性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志红;张建设;;岚皋祖师庙滑坡判定及稳定性分析[A];2010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赵书泉;梁凤英;佟光玉;张勇;;济南市某垃圾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其意义讨论[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3 程国栋;;陕南粘性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挡墙的稳定验算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冯世进;陈云敏;柯瀚;唐晓武;;垃圾填埋场封顶系统地震稳定性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张家铭;林峰;李宗长;刘俊;路为;;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综合治理[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姚海林;安骏勇;汪新平;;某建筑工地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防治[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世凯;苏爱军;唐小兵;刘红星;;长江中下游重点堤岸稳定性分析[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汪优;陈浩军;黄靓;;MATLAB在结构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亚安;孙尚明;;边界元法分析地震波作用下自然边坡稳定性[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10 陈阜超;韩月萍;杨国华;陈聚忠;;李七庄基岩点稳定性分析[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广滨;复合流动聚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谭志宏;岩溶区隐伏空洞对路桥工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3 董帅;磁场作用下的平板流稳定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2年

4 何书;下向进路侧帮稳定性及进路布置方式优化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张雅轩;一维波网络的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冲;某铁矿尾矿库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赵欣欣;自旋极化电流作用下磁化强度的动力学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锐;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稳定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郭超;防渗尾矿库地震稳定性和位移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阮彩添;深水水下分离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石明芳;大连市女骑警基地滑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春萌;黏性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基坑支护稳定性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韩越;混合蛋白体系的稳定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9 周文静;某地高填土地基边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10 王川;EBZ260掘进机大倾角作业稳定性分析及部分结构改进[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6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66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