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气象模式预报大气光学湍流的现状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中尺度气象模式预报大气光学湍流的现状与展望 出处:《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气光学 中尺度气象模式 光学湍流 预报 现状与展望
【摘要】:光学湍流预报涉及大气科学、计算数学、光学工程等多个学科以及计算机技术、湍流测量技术等多种技术。提高低平流层下对大气光学湍流的预报能力成为迫切需要。讨论了预报光学湍流时选用中尺度气象模式的原因、具有代表性中尺度气象模式的特点、光学湍流参数化、中尺度气象模式预报光学湍流的研究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并对该领域下一阶段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符合我国地域气候特征的外尺度参数化公式、中尺度模式与微尺度模式嵌套以及低平流层下非Kolmogorov湍流的统计特征和大气光学湍流参数化新方法进行研究,该研究对提高光学湍流预报的空间分辨率和预报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Optical turbulence prediction involves many subjects, such as atmospheric science,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opt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bility of atmospheric optical turbulence under low stratosphere,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technique of turbulence measurement. The reason why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optical turbulence is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resentative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s, the parameterization of optical turbulenc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s in predicting optical turbulence ar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field in the next stage is prospected. The parameterized formulas of external scale which accord with the regional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are discussed. The nesting of mesoscale model and microscale model,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en0# turbulence under low stratosphere and the new method of atmospheric optical turbulence parameterization are studied. 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of optical turbulence predi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5020,41576185)
【分类号】:O436;P49
【正文快照】: 大气中通常存在小尺度折射率起伏,即大气湍流,该现象对大气中声、光和其他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是描述大气光学湍流的重要参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知C2n的时空分布便可计算出大气湍流对光电系统的影响。仪器测量和模式估算是获取C2n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祖巍;关于润滑流动中的湍流模式[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8年01期
2 马晖扬,张红杰,童秉纲;高超声速流动中双尺度湍流模式的应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祝成民,忻鼎定,庄逢甘;两种湍流模式对绕椭球体三维分离流计算的比较[J];航空学报;2003年06期
4 魏琪;关于湍流统计模式局限性的讨论[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许春晓;第十届欧洲湍流会议简介[J];力学进展;2004年03期
6 杨晓东,马晖扬;模拟跨声速湍流的线性和非线性涡粘性湍流模式(英文)[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徐江荣;李超;;湍流特征频率的模式理论计算[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李园园;;工程常用湍流模式简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徐大鹏,刘树军,卞荫贵;湍流壁函数的一般形式[J];力学学报;1991年06期
10 王振东,姜楠;湍流新涡粘模式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马晖扬;;可压缩复杂湍流非线性湍流模式的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艾邦成;马晖扬;;高超声速湍流热流数值模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朱建州;马晖扬;;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中多尺度湍流模式的应用[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钱炜祺;符松;;反映流动曲率影响的非线性湍流模式[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姜楠;管新蕾;杨绍琼;姚世勇;;用局部平均速度结构函数检测壁湍流相干结构的空间形态[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马峥;张伟;陈红勋;;旋转坐标系下的湍流模式修正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7 张宇飞;陈海昕;肖志祥;符松;;湍流模式在民机CFD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符松;金林辉;;湍流可压缩效应模式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邢福;查建波;;三维地效翼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A];2005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尹书冉;曹兵;胡宁宁;刘士和;;波状边界上湍流运动的深化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王春;国际湍流论坛再掀漩流[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全;利用重正化群方法研究旋转湍流的统计性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周新民;水沙两相流湍流模式及其应用[D];四川大学;2002年
3 黄章峰;超音速平板边界层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机理及湍流特性[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园园;基于湍流迁移模型关于变物性流体减速流的传热和流动的数值模拟[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刘学炎;溃坝水流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李显祥;火灾模拟中的RANS/LES混合湍流模式[D];清华大学;2004年
4 林钊;均匀各向同性湍流附加耗散的模型与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伟;大型舰船流场的数值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勇;爆炸对激光传输信道影响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2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8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