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氦原子基态能量的哈密顿替代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类氦原子基态能量的哈密顿替代法研究 出处:《大学物理》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首次将哈密顿替代法用于计算类氦原子基态能量.计算结果与单参数变分法给出的数值相同,比一阶微扰法计算的能量更接近实验值.由于计算过程简单直观,不需选取试探波函数,不受微扰项大小限制,而且近似度高,该方法可在教学中采用.
[Abstract]:For the first time the Hamiltonian substitu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ground state energy of helium like atom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given and the single parameter variable the same calculation than the first-order perturbation method mo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 Because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is simple, do not need to select the trial wave function, without perturbation size limit, and approximate the degree is high, the method can be used in teaching.
【作者单位】: 盐城工学院物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4707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60435)资助
【分类号】:O562
【正文快照】: 类氦原子由带正电荷+Ze的原子核和核外两个电子构成,是典型的库仑三体系统.其基态能量的计算主要采用变分法和微扰法[1,2].变分法求解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试探波函数.因此大量研究通过设计试探波函数并增加其中可变参数的个数来提高计算精度.例如,文献[3]结合物理图像提出二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现柱;;原子和离子的基态能量经验公式[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1期
2 马X;谢国秋;黄时中;;类氧离子基态能量的变分计算[J];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谢国秋;马X;;类铝离子基态能量的相对论修正和Z相关修正(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4 陈昌远;二电子原子体系基态能量二级微扰的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2年02期
5 刘广菊;李宽国;黄时中;;氟原子基态能量的计算[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吕国雄;覃团发;;μ分子基态能量及几何结构[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7 李训贵;_Λ~6Li超核的基态能量[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4年01期
8 范文慧,王曼英,王永昌;三电子原子体系基态能量的关联变分计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9 黄守芳;马X;黄时中;;镁原子基态能量的计算[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谢国秋;马X;;铝原子和类铝离子基态能量的变分计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吕国雄;覃团发;;库仑三体系统基态能量和基态结构[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上册)[C];1991年
2 舒畅;乔豪学;;受限氦原子的共振增强现象[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冯劲松;;用原子的发射光谱对氢原子、氦离子、氦原子内电子的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实测与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冯劲松;;用原子的发射光谱对氢原子、氦离子、氦原子内电子的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实测与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据新华社;科学家寻找反物质天体存在的证据[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永慧;氦原子低能态幻零波长与魔幻波长的高精度计算[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程勇军;正电子与基态及激发态氦原子散射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冯高平;氦原子2~3P_1-2~3P_2精细结构的精密光谱[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晓玲;基于Variational Monte Carlo Method的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基态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丹;低能情况下正电子与氦碰撞的共振现象[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远成;电子与激发态氦原子碰撞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法保;哈密顿算符的球张量表示与氦原子的精细结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丽娟;波函数正交性及能量非对称分布对氦原子同时电离激发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3年
6 肖全志;氦原子(e,,2e)过程中扭曲波效应和关联效应的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王金华;束缚条件下H_2的量子蒙特卡罗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4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384024.html